孙福全|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日期:2025-01-22        来源:科技中国,2024年第12期

字体:【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因而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强国,必须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放在首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为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一、完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由战略科技主体、战略科技设施、战略科技空间和战略科技人才等要素构成,每个要素对战略科技力量的形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不会形成战略科技力量,也就是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强弱是上述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战略科技主体是战略科技力量的直接体现,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等。新型研发机构、普通高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科技力量虽不是战略科技主体,但对战略科技力量也会有所贡献,对战略科技主体形成支撑。战略科技设施是战略科技力量形成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重大科技设施、重要科研基础条件(如数据库、软件)等。随着科研范式向数据驱动和智能驱动转变,战略科技设施在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战略科技空间是战略科技力量的空间载体,主要包括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世界领先科技集群和科技园区等。战略科技空间一般集聚于科技发达地区,但也要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在欠发达地区部署,以优化战略科技力量空间布局。战略科技人才是战略科技力量的第一来源和决定因素,主要包括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大国工匠等。建设强大的战略科技力量必须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队伍。

      完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首先是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国家实验室体系由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各行业部门所属实验室构成,它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稳定战略科技力量。要发挥国家实验室的龙头牵引作用,加强各类实验室之间的开放协作,引导各类实验室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更加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其次,要加强战略科技主体、战略科技设施、战略科技空间和战略科技人才等要素的协同,推动各类战略科技力量形成合力,实现一体化发展。最后,要加强各类战略科技力量与非战略科技力量的协同,发挥好非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补充作用。

      二、优化国家战略科技主体定位和力量布局

      战略科技主体要按照“四个面向”要求,锚定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找准目标定位,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应有作用。国家实验室是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科研机构,要加强与各类实验室、各类战略科技力量、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协同创新,在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中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国家科研机构要聚焦国家使命导向,聚焦重大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研领域,努力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主阵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聚焦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领域,坚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和有组织的科研并举,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统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三者良性循环。科技领军企业要以创造经济价值为核心,努力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引领者。科技领军企业固然可以开展基础研究甚至发挥技术策源的作用,但必须把实现经济价值放在首位。即使是国有企业,其承担着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责任使命,但实现经济价值是其前提条件,如果国有企业产生不了经济价值,也难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战略科技力量要按照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布局,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高水平安全的基础,战略科技力量布局首先要服务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必须守住安全底线。因此,战略科技力量首先要在科技创新高地和产业创新高地布局,这样既有利于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也有利于提升自身实力。同时,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战略科技力量要从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的角度适当在中西部布局,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增强科技链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性。

      三、建设世界一流国家战略科技主体

      近年来,我国的战略科技主体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国家主要的战略科技力量。在网络安全、量子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建立了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重组,国家科研机构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功能进一步显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彰显,科技领军企业不断涌现。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需要进一步提升战略科技主体的创新能力,建设世界一流国家战略科技主体。

      一是建设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我国的国家实验室建设起步晚、数量少,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实验室相比有较大差距。要对标世界一流实验室,借鉴发达国家实验室建设经验,加大国家实验室建设力度,集成全国优势科技力量共建国家实验室,提升国家实验室核心能力,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把国家实验室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和开放协同创新平台。

      二是建设世界一流国家科研机构。国家科研机构要聚焦国家战略使命,对标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在重大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研领域加强攻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争取更多原创性发现和颠覆性创新成果。理顺科研院所与政府部门关系,赋予科研院所更大自主权,完善科研院所治理机制,加快建立现代院所制度。

      三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国有137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大学仅占本科院校总量的10.9%。按照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的202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前20的高校中,美国有16家,英国3家,法国1家,清华大学排在第22位。按照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发布的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排名前20的高校中,美国有10家,英国4家,澳大利亚3家,瑞士1家,新加坡1家,中国1家(北京大学排17位)。可见,我国大学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缺乏与欧美发达国家比肩的顶尖大学。这与我国高校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有很大关系。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在其研发总经费中约占40%,日本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基本在50%以上,美国高达60%。因此,要分类推进大学制度创新,引导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聚焦基础研究,加强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推动有组织科研对接有效需求。深化科技教育融合,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创新能力。

      四是建设世界一流科技领军企业。我国科技领军企业与美日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根据科睿唯安基于专利情况遴选出的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数据,2024年,中国大陆有5家机构入围,与法国(6家)、德国(7家)接近,与美国(17家)、日本(38家)相距甚远。波士顿咨询公司2022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50家公司”:中国8家,德国6家,日本3家,美国24家,华为、比亚迪两家公司在2022年跻身前十。因此,我国要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快培育一批世界科技领军企业。首先,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决策、牵头或参与国省科技计划项目、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发挥企业家创新组织者、领导者、协调者作用。其次,建立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后备库,完善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壮大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引导传统大企业和平台企业加快向科技型企业转型,为科技领军企业的不断涌现建立梯次储备。最后,实施企业专员制度和“一企一策”,厚植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的沃土。

     四、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创新

      一是加强战略科技主体协同创新。重大科技创新面向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投资大、风险高、前景好,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需要发挥政府在重大科技创新中的组织者、领导者作用,根据战略需求和战略目标的差异由不同类型的战略科技主体牵头组建创新网络,推动战略科技主体的体系化和协同化。面向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产品的重大科技创新,一般应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面向基础前沿技术的重大科技创新,一般应由学术科研类领军机构牵头力争取得重大原创性发现和前沿技术突破。战略科技主体协同开展重大科技创新可以采取创新联合体、共建经济科研实体、共建研发机构等战略性合作组织形式,也可以采取重大项目制等课题合作组织形式,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研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的创新找到最佳合作伙伴和最优承担单位及团队,取得最高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二是加强央地战略科技力量协同。中央和地方在科技领域尽管存在不同的事权划分,但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有着共同目标,因此,中央和地方要加强战略科技力量的协同。另外,从财政支出情况看,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已经远远大于中央财政科技支出。根据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3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1 995.8亿元,比上年增加867.4亿元,增长7.8%。其中,中央财政科技支出3 973.1亿元,占全国财政科技支出的比重为33.1%;地方财政科技支出8 022.7亿元,占比为66.9%。中央和地方只有加强战略科技力量的协同,才能形成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强大合力。中央和地方要通过科技战略规划统筹、科技资源配置、科技政策协调等举措在培育战略科技主体、打造战略科技空间、培育战略科技人才上加强协同。战略科技力量对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引领作用,因此,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要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整合中央和地方资源。

      三是加强军民战略科技力量协同。维护国家安全是军队的首要职责,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军方都会建立一支稳定的战略科技力量。维护国家安全也是民用部门的重要职责,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民用部门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量子科技等新兴技术领域处于领先优势,民用部门也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科技力量。由于军用部门和民用部门在维护国家安全上有共同职责,因此,军民两支战略科技力量要加强协同,形成一体化战略科技能力。军民科技尽管在研发目标、技术标准、应用场景等方面有差异,但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因此,要在战略、规划、政策、资源配置等层面加强军民科技协同,推动战略科技力量实现一体化发展。

 (作者:孙福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二级研究员)

  (来源:科技中国,2024年第12期)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