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江西科技创新机遇与挑战

日期:2020-04-01        来源:《科技中国》2020年第一期pp.81-87

字体:【

  叶楠1, 饶德明1, 邹慧1, 胡志坚2

  (1.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2.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中国正处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区域和城市之间对于创新资源的竞争不断加剧。江西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科技创新基础也较差,被科技创新实力强劲的省份包围,在人才等创新资源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当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市场正成为创新资源集聚的主导因素。加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是强化江西省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提升区域创新体系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新时代江西省科技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江西省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现状和特征,通过对相关企业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构的调研,总结了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境与产学研深度融合存在的障碍,并为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江西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创新中心地位竞争白热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指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已成为现阶段国家紧迫重大的全局性工作。

  当前,区域和城市之间对于科技创新中心地位的竞争不断加剧。《“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武汉、成都、长沙等城市也纷纷出招,积极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是江西发展的最大短板,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创新驱动摆在了全省发展的核心位置,将“创新引领”置于“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之首,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在科技上谋求突破,加快产业升级、动能转换。江西目前处于创新型省份建设阶段,由于被周边科技创新热点地区包围,可以享受邻近地区的辐射带动优势,但也面临着“虹吸效应”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江西省必须加快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提升区域创新体系竞争力。

  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崛起

  当前,我国企业创新实力和全球竞争力正在快速提升。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教授指出,中国企业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已成为支撑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核心主体要素。《2017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显示,在2017年统计的59792项科技成果中,企业完成的科技成果数量占比达到42.02%。我国企业创新逐渐从跟随模仿式创新向源头创新、引领式创新跃升,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华为、大疆、阿里巴巴、科大讯飞、华大基因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走入全球视野,与国际巨头一争高下。

  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双轮驱动”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崛起。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对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沿海发达省市依托资本积累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高层次人才,设立分校、分院(所)或新型研发机构,从而实现“无中生有”,补足高校、科研院所欠缺的短板,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快速提升。例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快速发展。尤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在各地高新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市场化机制运行打破了传统事业科研单位制度障碍,打通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例如,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采取省、市、高新园区三方共建模式在苏州、常州、宜兴、徐州等各市高新园区布局建设了一批专业研究所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形成辐射全省的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构筑起全省产业技术创新共同体。

  三、江西省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逐渐完善,创新资源向产业聚集

  (一)企业研发投入和成果产出快速增长,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

  江西省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和使用都占据了主导地位。2017年,江西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计255.8亿元,其中企业支出占比达到87.8%,比2013年上升5.5个百分点;总支出增长120亿,其中113亿来自企业支出增长。资金来源中,2017年政府资金比2013年增长5.5亿,但占比从2013年的17.9%下降到11.6%;企业资金增长116.8亿,占比上升9.5个百分点。政府资金来源分配方面,企业利用的比例较低,只占20%左右。企业资金来源则以企业内部支出为绝对主体,占比达98%,但2017年科研机构和高校利用的企业资金量相比于2013年都有大幅增长,表明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力度显著加强。

  专利成果和科技奖励方面,企业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从2014年到2018年,江西省专利申请量从2.2万篇增长到6.2万篇。有效专利企业占比65%左右,其中有效实用新型专利企业占比高达80%以上,有效发明专利企业占比50%左右。2015—2017年江西省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中,除了以论文成果为主的自然科学奖没有企业参与之外,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都占主要部分。此外,高校、科研机构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成果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与企业合作完成。可以看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产学研融合也在不断深化。

  (二)创新平台以产业技术研发为主导,行业布局特色鲜明

  截至2018年底,江西省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2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2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其中以高校为依托或建设单位的有14家,科研院所3家,企业35家,校企联合共建1家。此外,全省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9家。材料领域国家级平台最多,有近40家;生物医药领域其次,有9家;农林牧渔、化工、电子信息、机械与装备制造、资源环境、新能源等领域分别有4~6家;食品、矿冶、航空、汽车、现代服务等领域有2~3家。

  全省共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69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8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3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1家。省级平台中,依托或建设单位为高校的约占19%,主要为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约占72%;科研院所约占8%;校企、院企联合共建的约占1%。省级研发平台也是材料领域最多,超过200家,约占21%;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机械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个领域接近,在100~110家之间;农林牧渔领域有80家左右;化工领域有近70家;土木与建筑领域有近60家;医疗卫生、资源环境、汽车三个领域有50家左右;食品领域有30多家;新能源领域有20家左右;矿冶、检验检测、航空及其他领域在20家以下。

  江西省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平台以产业技术研发为主,领域分布与“2+6+N”产业发展布局较为契合,其中平台最多的材料领域以有色、稀土等金属材料以及光电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为主,涉及有色金属、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建材等行业,都是江西省当前重点产业。

  (三)引进高端研发机构力度加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布局建设活跃

  江西省在引进省外一流创新资源与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方面力度不断加大,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南昌研究院、南昌中科移动医疗暨分子影像应用创新研究院、上饶市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大数据研究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青分院、江西中科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西省通用航空研究院、江西稀土功能材料研究院等研发机构。

  2018年7月,江西省工信厅提出按照“一个产业至少创建一个研究院”的原则,在全省推进建设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技术研究院。首批确定了南昌市高新区“智慧城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萍乡市湘东区“工业陶瓷产业技术研究院”、宜春市经开区“锂电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吉安市井冈山经开区“通信终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四家培育单位。2018年11月,江西省与中国科学院签约共建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为支持中心建设运行,专门设立江西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负责具体工作。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布局建设将对聚焦产业技术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重大作用。

  四、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境与产学研深度融合存在的障碍

  (一)创新创业文化土壤不深,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相比于比邻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江西省传统文化中的“小富即安”观念较深,导致产业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目前,江西省产业不强的局面还未根本扭转,仍然存在体量不大、龙头不强等诸多短板。而且江西省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较为欠缺。全省工业企业有研发机构的比例仅为15.6%,开展了研发活动的只有23%。有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短视”的问题,没有建立长足发展的战略布局,不能主动打破地域和行业界限走出去谋发展,更关注当下的业绩和效益而忽略了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创新研发投入,以至于企业缺乏持续增效的内力。部分企业由于产学研合作的意识不够、产品科技含量低、研发需求和创新需求小等原因,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尤其是传统产业,因创新意识不强、创新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等原因未能形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开放合作程度不够,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偏弱

  产业发展滞后导致江西省社会、经济系统外向性整体不足,参与国家和全球产业分工程度较低。2018年,江西外贸进出口总额3164.9亿元,其中出口2224.1亿元,进口940.8亿元,进出口总额占全省GDP比重为14.4%,比重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更远低于发达省份。江西省机电产品出口927.9亿元,占出口总值的41.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57.1亿元,占出口总值的16.1%,虽然增长较快,但仍比发达省份低很多。

  发达省份依托之前的产业发展和资本积累优势,正成为吸引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大量科技创新资源空白的县级地区,通过主动联结外部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实现了高水平科研单位“无中生有”,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创新支撑基础。江西省本土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欠缺,联结外部知识中心、借助外部科研创新力量是江西省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产业基础和资本积累的差距,江西在创新资源尤其是高端人才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

  (三)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融资渠道不畅

  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个瓶颈。江西省绝大部分工业行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都不到1%,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投入强度0.99%,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政府层面的科技创新投入主要靠国家、省级项目支持,市、区政府科技投入非常之少,影响了企业及社会各界科技创新积极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政府投入的启动资金较少,相比苏州、深圳等沿海地区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资金少之又少。

  企业研发投入成本较高,融资渠道仍不畅通。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大多为事后奖励型政策,而且申报手续繁杂,资金到账相对缓慢,因此企业初期资金压力较大。成果转化中试阶段是产学研结合的关键环节,需要大量资金,而且技术未完全成熟、市场前景不明朗,投资风险很大,需要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但这方面省内金融市场还不成熟。

  (四)企业高端研发人才欠缺,自主研发能力较低

  江西省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较弱,而企业研发人才招聘则更为困难。相比于体制内高校和科研院所,江西省企业和体制外科研机构由于自身实力和人才环境问题,对博士人才的吸引力差很多。工信领域产业技术研究院首批四家培育单位中,只有南昌市高新区智慧城市产研院组建了独立研发团队,但仍然很难满足产研院快速发展要求,其他三家产研院则主要依赖省外合作科研单位的研发团队。而且,企业由于人才基础底子薄、信息缺乏、机会较少导致人才集聚效应不佳。企业引进的博士存在突出的“人才孤岛”现象,由于数量稀少无法形成人才聚集氛围,导致人才十分容易流失。

  由于高端研发人才欠缺、专业方向单一、研发平台水平有限,大部分企业难以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研发团队,导致企业开展原创性技术自主研发以及跨学科问题研究面临很大的障碍。尤其是省会之外的县域企业,由于自身实力和所处地域问题,对人才的吸引力十分微弱,亟需外部科技创新力量进行支撑。

  (五)科技创新供需匹配度低,产学研合作深度较浅

  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供给和企业实际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首先是协同创新条件不匹配。有研究者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产业具备一定的承接条件,如果企业缺乏实施技术成果的承接能力和条件,特别是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是难以进行协同的。但由于江西省大部分中小企业基础条件较差,协同创新承载能力较低,导致协同创新效果一般。其次是科技成果供给与企业需求不对口。企业的科技需求大部分是在其现有的工艺改造、设备更新、技术升级等单元上,而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大部分是新产品、新工艺,与企业的现实需求往往有所偏离。此外,当前的科技管理考核与评价体制导致科研人员重项目申报和论文发表,轻成果产业化和技术服务,企业提出技术需求后经常缺少进一步对接。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目前产学研合作模式较为单一,大部分停留在技术咨询和服务、技术转让、委托开发等浅层次上。组织方式目前仍以一对一模式为主,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共建研发机构、技术创新联盟等协同创新组织的高层次合作还比较少。而且,实际的委托开发项目中,很多企业在项目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措施,项目进度缓慢,得到的研究成果经常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导致企业对产学研合作态度更为谨慎。

  (六)共建产研院经验不足,协同创新实体化运营不成熟

  工信领域产研院首批四家培育单位都由园区产业龙头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注册成立了实体运营公司,实际建设运营情况则各不相同。目前只有工业陶瓷产研院实际运行效果相对较好,在打造研发平台和引进研发团队入驻方面进展较大,企业和科研团队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有了实际的案例。通讯终端产研院则委托福建省电子信息产研院进行托管,目前在项目承接方面表现一般,还难以承接企业提出的关键技术需求。智慧城市产研院虽然建立了独立研发团队,但由于人才团队以研发为主,市场开拓能力相对薄弱,这方面工作进展缓慢。锂电新能源产研院由于拟用经营用地、技术人员与有关设备、相关资质等分属不同主体,在管理权属、人员划转、资产划拨等方面难以达成一致,市场化运营操作难、阻碍大,亟待要素整合,目前实体公司对外基本属于“空壳”状态,难以吸引好的技术创新研发项目。

  五、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江西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以深化服务意识为宗旨抓改革,以推动产业发展为根本抓创新

  经济发展的优势是奠定深圳等地科技创新新兴势力崛起的基础。对于江西省来说,各级政府需要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以深化“服务”意识为核心进行自我革命,打造“清”“亲”服务型政府,主动培育深厚的创新创业土壤,精心营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产业发展环境,调动一切资源为产业发展服务,提高企业发展效率和竞争力。以推动经济和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健全完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把推动产学研融合摆在优先位置,把服务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作为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借势、借力、借智,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体系向外深度融合

  路甬祥院士指出,开放融合正逐渐成为未来创新的新常态,学科交叉、产业跨界融合,跨国人才智力、大数据、大科学工程、全球网络等开放融合。江西省需要切实增强大开放意识,发挥地缘优势,打破产业自我循环壁垒,深度融入全国和全球产业分工体系,迎接全球产业变革带来的外部机遇。主动联结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搭建省外创新资源与省内产业发展桥梁,借助全球创新资源,引领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牢牢抓住数字经济东风,全面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三)加快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实体建设,提升创新资源集聚能力

  围绕重点产业和高新园区布局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实体建设,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对新建研发机构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帮助企业与省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合作开展产业关键与共性技术、高端技术、前瞻性技术研究,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层次。支持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与人才团队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协同创新机构,鼓励并科学引导其实体化发展,以企业技术攻关和技术升级为重点,通过技术入股、股份合作、技术外包、委托开发、购买成果等创新形式,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完善产学研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科技创新服务与中介机构,逐步打造知名院所研发中心带动、产业研发机构驱动、企业研发平台推动、科技服务业拉动的创新体系。

  (四)强化财政投入产学研协同创新导向,拓宽企业研发融资渠道

  针对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出台精准扶持政策,统筹协调、高位推动、集中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实力强劲的产业技术公共创新平台。支持产业园区围绕核心产业建设公共中试车间,打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中间关键环节。科技专项资金重点向企业与知名高校、院所合作的产学研项目倾斜,树立明确导向,引导企业扬长避短,巧借“外脑”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立专利权、商标权、股权等抵质押融资专业平台,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补助资金,专门用于知识产权质押补助使用。鼓励技术交易,对企业引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发明专利等实施转移转化产生的技术交易,给予一定比例补助。

  (五)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能力,完善协同创新政策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管理和协调联席会议机制,理顺各部门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职责分工,明确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统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人力、资源、技术、中介服务等资源,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制定和完善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协同创新实体税收优惠、配套服务设施、专项资金使用、科研团队引进等相关政策,支持协同创新实体市场化运营,支持科研团队持股与合作企业分享成果转化收益。

  (六)降低企业人才引育成本,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支撑力度

  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探索灵活的人才联合引育机制,编制与考核在科研单位,创新和绩效在企业,帮助企业引进、留住博士人才。对重点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引进高端研发人才进行定向资助,由财政负担一定比例工资,降低企业引进人才成本。实施中小企业人才提质工程,定期组织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免费培训班,提高中小企业人才素质。

  以竖立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导向为目标改革省属、市属工业类科研院所管理机制,瞄准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环节,在岗位管理、职称评审、奖励激励等方面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导向,调动科研人员服务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推广企业科技特派员工程,从高校、科研院所选聘与企业专业对口的专家到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利用自身专业和社会学术关系帮助企业及时掌握科技需求并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长效交流合作机制,打通科研单位与产业之间人才交流壁垒,解决企业“人才孤岛”问题。

  【基金项目】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2019江西智库峰会”调研课题、江西省社科十三五规划项目(19YJ31)。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