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筑波科学城发展的启示研究

日期:2019-03-19        来源:《科技中国》2019年第三期pp.20-27

字体:【

  文/王海芸(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

  日本筑波科学城是日本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为实现"技术立国"目标而建立的科学工业园区,也是为了缓解东京的过度密集状态,振兴科学技术及促进高等教育而建,开创了科学工业园区建设的新模式。筑波科学城自成立以来,已经发展了50余年。本文分析了筑波科学城建设情况、发展阶段、存在问题及原因,同时在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政府主导要与市场配置有效结合、大学院所汇聚、人才与配套环境的国际化、立法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科学城建设的5点启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科学城的建设就是实现原始创新的主要载体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研究旨在从打造未来世界原始性创新承载区的战略目标出发,拓展国际视野,对标国际科学城的建设,选择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的发展做重点研究,由此得出相关启示,以期能为我国科学城建设提供良好的经验借鉴。

  一、筑波科学城建设的基本情况

  1.发展规模

  日本筑波科学城1963年开始建设,至今已经50余年。科学城坐落在离日本东京东北约60公里的筑波山麓,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约40公里,总面积284.07平方公里,由茨城县筑波町、大穗町、丰里町、谷田部町、樱村町和茎崎町6村町组成。截至2016年底,有人口约20万,拥有31个国立科研机构、300余个民间科研机构和企业等。筑波科学城内建有筑波大学,政府部门积极促进大学与产业之间、科学城内各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有机联系,从而使筑波成为一个综合的研究城市,同时筑波大学也为各个研究机构输送了大量优秀后备人才。经过多年发展,筑波的研究成果产出持续涌现,目前筑波已拥有6个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奖得主。

  2.科学城的科学类型和产业定位

  日本筑波科学城发展的科技领域以生命科学创新和绿色环保科技创新为重点。截至2016年,筑波拥有29家公共教育、研究机构,涉及建筑建设、生物、理工科学等多个方面,总占地面积约1400多公顷,其所属主管部门和具体占地面积。

  3.筑波发展目标

  筑波科学城的发展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1)要做引领国际创新的都市,重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以及国际化推进等。2.要做富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与文化创造都市,缓解首都大城市病。为应对城市发展变化,重新规划利用土地,打通从筑波到东京的交通道路,将筑波打造成更适宜人文居住的科学城,一定程度上缓解东京都城市区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有效实现东京城市圈均衡发展。

  4.研究人员情况

  截至2013年,筑波科学城内拥有研究人员总计2万余人,其中日本研究人员15140人,占3/4,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人7589个,占一半多,外国研究人员5291人,占1/4,来自不同组织类型的人员数。

  来自外国的研究人员主要有中国、韩国、印度、越南、美国、泰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英国等国家,其中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所占比例最多,为33.7%,韩国约占10%,排在第2位,其他国家或地区大多占3%左右的比重,另外来自其他不具名国家或地区的研究人员也约有1/3。

  5.来自民间的不同创新主体机构

  虽然筑波科学城是由政府主导建成,但在发展过程中,因为终年气候较温暖,发展环境较好,也吸引了众多民营企业入驻,据统计,截至2017年2月,共计153家民营企业入驻。筑波科学城还有9个工业园区,面积达615.4公顷。布局着众多的研究所和工厂,从事着具有活力的事业活动,另外作为设立了众多国家等级研究机关的研究开发基地,进行着众多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以筑波研究支持中心为首,还布局着为产学协作和企业事业活动提供支持的机构。

  在茨城县,在企业建设布局之际,还设立了免税等优惠制度,从2006年到2015年,工厂建设布局累计面积已达1181公顷,已跃居全国第1位。在筑波科学城内,为促进产业、学界和行政机关的相互合作,培育风险投资型企业等,相关机构采取了各种措施,截至2016年3月末,来自筑波的风险投资企业数约为286家,这些风险投资机构的存在,极大地活跃了筑波的企业创新活动,对筑波科学城科技创新活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阶段分析

  根据筑波科学城发展沿革以及日本政府的发展规划战略,筑波科学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

  1.建设缘起:分散疏导人口,转移部分城市职能

  筑波科技城建设的初衷是为了以建造卫星城的方式分散东京日益猛增的人口,转移部分城市职能。从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日本经济在战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东京作为日本第一大城市,人口数量猛增,与当时的城市建设相比,已出现了人口密度过大的不良状态。因此,日本政府在1956年成立了首都圈整备委员会,开始研讨转移部分首都职能的问题,以便分散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直到1958年,在东京的大都市区发展规划中,设想建成一个卫星城,将城区的所有国家研究和教育机构及其人员由东京迁至此处。1963年9月,政府批准了条件较好的筑波这一选址,1966年开始收购土地,1967年作出决定搬迁36所机关,1968年开始动工。

  2.1970—2000年代:建设发展,成果产出

  筑波在被规划为科学发展城之后,该建设方案遭到了当地民众的强烈反对,多个政府研究机构的新址建设进展缓慢,直到1970年《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建设法》(1970年法律73号)实施才得以切实落实。1972年3月,无机材质研究所作为第一所机关完成搬迁;1973年筑波大学开学授课;1973年江崎玲於奈(现茨城县科学技术振兴财团理事长)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74年成立国土厅,科学城的综合调整由国土厅大都市圈整备局承担,设置了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建设推进室。筑波科学城最终于1980年3月基本上完成了43所政府研究机构的转移工作,筑波的基本城市功能也初步形成。1988年,筑波市和筑波町合并。

  该阶段科学城不断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2000年,筑波大学名誉教授白川英树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建设方面,筑波新城的建设避开农田、民宅,规划面积大幅缩小,建设方案边修改边推进,形成了一个南北细长的城市布局。此阶段筑波陆续迁入或新建了部分国立科研机构,也吸引到了一批民间科研机构或企业入驻,形成了筑波科学园基本的发展格局。

  3.2000—2010年:产业集群和知识集群计划助推发展

  2001年4月,由于独立行政法人的重组再编,日本国有研究教育机关等由45所变为33所。2001年起,日本政府相继实施“产业集群计划”和“知识集群计划”,筑波科学城迎来了一次快速发展的契机。“产业集群计划”主要由经济产业省负责实施,旨在营造良好的区域环境条件,推进大规模、不间断的创新,支持创新企业和具有潜在国际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形成产业集群。

  2002年,作为补充,日本政府开始实施“知识集群计划”。主要由文部科学省负责,根据各地的区域规划,由当地富有潜力并具有自己研发主题的高校和其他机构形成集群,实现研究成果和实际利用相结合。在集群计划中,筑波地区作为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的发展基地,在迁入或设立的理化学研究所筑波研究所(生命科学)、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森林综合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基础上,发展生命和环境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果。

  2008年,高能加速器研究所机构名誉教授小林诚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2010年,策划制定了“新筑波宏伟计划”,支援生活机器人安全检证中心成立。

  4.2010年至今:国际战略综合特区制度进一步推动发展

  2011年以后,日本开始实施“综合特区制度”。“综合特区制度”包含“国际战略综合特区”和“提升区域活力综合特区”两种类型。旨在通过将拥有经济成长引领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城市以及拥有区域优势资源的特定区域划定为“综合特区”,对其申报的整体性、战略性、挑战性项目给予定制式的制度、政策、税收、财政、金融等支持措施,积极发挥区域优势资源的作用。

  “综合特区推进本部”本部长——日本首相于2011年12月指定了第1批33个综合特区,其中,“国际战略综合特区”7个,“提升区域活力综合特区”26个。其中,筑波地区被规划为7个国际战略综合特区之一。筑波国际战略综合特区涉及茨城县及筑波市,主要依托筑波集聚的科学技术,推进生命科学创新和绿色创新。筑波特区规划依托已形成的日本国内最大的国际性研发基地,以促进实现健康长寿社会和低碳生活为目标,构建了产学研合作的新平台和新模式,重点关注生命科学创新和绿色生物技术创新领域,推动下一代抗癌药物的实用研发和生活型机器人的应用研发,以及藻类生物质能实用转化和世界级纳米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建立能够促进诞生更多新产业、新业态的新机制和新体系。

  在筑波国际战略综合特区内,还在研一些高科技项目,比如:新一代癌症治疗法(BNCT)的开发及实际应用化;藻类生物质能源的实用化;开发以筑波生物医学资源为基础的革新型医药品及医疗技术;TIA-nano世界级纳米技术基地的形成;核医学检查药的国产化;战略型都市矿山循环再利用体系的开发及实用化;援助生活机器人的实用化;革新型机器人医疗器械开发等。

  2016年4月,部分研究所进行合并,国家级研究教育所变为29所;同年,随着在筑波国际会场举办的七国集团(G7)茨城·筑波科学技术大臣会议等大型国际活动的开展,筑波作为国际科学技术基地的作用得以越来越好地发挥出来。

  三、筑波科学城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作为完全由政府主导的科学园区,筑波为日本的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筑波发展模式也存在着明显弊端。首先是筑波现有人口20万,远未达到分散东京人口的效果;其次是筑波虽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充足的资金,但筑波的经济产值却并不高。据统计,2008年筑波市的制造业产值仅约为3000亿日元,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有限,高新技术产值在其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十分有限,“科技城”的称号名不符实。

  究其原因,一是筑波以国家级研究机构为主体,并享有政府的财政拨款,园区内缺乏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二是政府的垂直管理、条块分割,限制了研究机构、教育设施与其他公司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园区的参与主体和运行机制都比较封闭,缺乏与国外先进文化与技术的联系与交流。在国际科技工业园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筑波科学城的弊端愈发显现,并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科研部门与工业界缺乏联系,科研成果的产品转化率不高。这不仅降低了科技转化产业的产值,也影响了当地民企或私人研究机构的发展。三是人才因素。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虽有改变,但其强调权威、等级制度,强调下级对上级的服从、个人对企业的忠诚的基本传统未变。这一因素限制了筑波的科技人员流动以及彼此之间的交流,使得科研活动缺乏活力。四是筑波建设初期对于城市人文关怀体现不够,导致很多文体设施建设不够,使得人才更加留恋东京繁华的国际大都市的生活节奏和方式,东京都的虹吸效应越发明显。

  四、筑波科学城发展对我国科学城建设的启示

  筑波科学城作为日本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为实现“技术立国”目标、疏解东京密集人口而建立的科学工业园区,多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尽管也面临一些问题,但筑波科学城作为由政府主导的国际科学城,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经验和启示值得我国科学城建设中借鉴。主要体现在如下5个方面。

  1.高起点做好发展规划是政府主导型科学城成功运行的前提,同时规划制定要适当留白

  借鉴筑波科学城的经验,政府主导型高新区的发展规划首先应该明确根本定位,既是知识技术创新聚集区,又是城市,所以在发展中不仅要汇聚各种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还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坚持体现以人为本,以达到聚集人气、发展城市的目标定位。建议我国科学城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为建设未来世界级原始创新的承载区夯实基础,规划中要体现科学城不仅是高尖端科学技术的创新高地,而且还是国际知识技术交流网络的重要据点,是创造新的成长性产业、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技术,以及将科学技术向区域内其他领域衔接的模范城市,发展定位既具有连贯性,又与时俱进,发展措施则紧紧围绕定位展开。同时规划制定中适当留白一些建设空间,以应对未来科技创新高速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

  2.政府主导型的科学城要秉承开放创新的理念,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和融合交流

  筑波科学城成立之初就被赋予实现国家技术创新的使命,最初的创新主体是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在发展中难免存在故步自封的现象。因此建议我国科学城建设要秉承开放创新理念,扩大研究院所、新型研发组织、民营企业等参与科学城建设的范围,更加注重引入民间的创新主体,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换,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产学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在科学城范围内制定良好的优惠政策,创新科学城建设的体制机制,允许国有创投高管持股一定比例,对于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额50%以上可以抵税等,并及时根据发展阶段和条件的改变,对发展定位适时做出调整,以促进政府主导建设的科学城能形成自主发展的力量。

  3.科学城的建设首先应具备学科规模效应,应汇聚优势重点学科,形成综合性大学与专业性学院并存格局,科研机构也应文理工兼备多元化发展

  筑波大学城有几百余家科研机构、大学和高科技企业,其中筑波大学是日本规模最大、留学生最多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建校理念为“全方位打造开放型大学,促进学科之间的互补与融合”。为此建议我国科学城规划和建设也应走优势学科集聚发展的道路,应大力吸引不同领域与特点的学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进驻,打造具有一定学科规模的科学城。学科规模效应更有利于培养跨学科、前沿性的国际尖端专业人才,有利于科研人员寻找新的知识增长点,做好原始性创新的前瞻布局。

  4.人才的国际化和配套环境的国际化是成功的国际科学城建设的关键所在

  从表3中可知,筑波大学城2万人的科研人员中,外国学者超过5000人,分别来自中国、韩国、印度、越南、美国、泰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英国等10多个国家,其中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所占比例最多,为33.7%,韩国约占10%,美国占3%左右。由于日本东京附近区域物价较高,筑波大学城为外国学者及其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宿舍,学校也为留学生提供低租金学生宿舍。政府发布面向外国人的生活指导手册,主要道路、公共设施、信息发布点与学校网站使用日、英、中、韩4种文字,整个城市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硬件设施和文化氛围。为此建议我国科学城建设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针对外国人员的生活引导措施和相应配套的硬件,充分保留和利用自然风貌,打造宜居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必须体现现代化、以人为本等理念,甚至要在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具有适度超前的城市化水平,使得外国研究者在科学城内工作和生活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形成国际性的文化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国际化人才来科学城工作和生活,也将更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科研产出与科学城的发展。国际化是科学城的重要特色,因此我国科学城的规划和建设也应提升国际化程度。

  5.法律制度是科学城建设中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

  筑波科学城的成功离不开成熟的法治环境。在所有与筑波科学城有关的法律法规中,有些是针对高科技产业的立法,有些则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立法,有些是通常意义上讲的法律,还有一些不具有法律的形式特征,但却是由代议机关通过,具有法律效力。将建设筑波科学城的国家意志上升为法律,有助于促使历届政府坚持对高新技术研发的重视和投入。日本制定的与筑波科学城建设直接相关的法律的出台,对筑波科学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包括1970年出台的《筑波研究学园城市建设法》、1971年制定的《筑波研究学园城市建设计划大纲》、1983年颁布的《高技术工业聚集地区开发促进法》等。建议我国科学城的建设应有立法层面的相关保障,应在区域省级层面设立创新条例,将科学城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法条或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适当规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团体在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的权利、义务。未来我国科学城建设会随着国内外经济和科技形势变化而发生变化,要及时组织修订相关法律,只有这样才能为科学城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