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领域局校合作的经验与启示

日期:2019-01-24        来源:《科技中国》2019年第一期pp.17-21

字体:【

  蔡金玲1,何勇2,林巧1,刘蕊2,乐青1

  (1.中国气象局人才交流中心;2.中国气象局科技司)

  中国气象局与高校合作(简称局校合作)是新时代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部门加强与高校在科研业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多领域合作的重要举措。2002年以来,中国气象局陆续与国内22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有效地推动了气象科技和人才的发展,也提高了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不仅开创了行业管理部门和高校紧密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模式,也为高校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提供了新思路,形成了“开放、互补、互利”的合作新局面。

  一、国家气象系统与高校合作主要做法及经验

  全国各级气象部门与有关高校围绕双方在气象核心科技攻关、高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求开展务实合作。充分利用中国气象局的技术装备优势和资料优势,结合高等院校的学科优势、学术优势、人才优势与信息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和合作方式,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1.统筹规划,建立局校合作机制

  (1)签订合作协议,战略层面推进局校合作

  2002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分别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22所高校签署了局校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合作方向和合作机制,主要目标是推进气象科技事业的发展以及气象人才培养等方面。由于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均提出生态环境、气候与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方面,同质化严重。2010年以后,局校合作领域逐步聚焦细化,突出学校优势学科及特色,走向服务气象事业的精准化道路。如2012年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协议中学科方向涉及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2018年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协议中合作方向涉及平流层长时巡航探测气球、新型海洋气象观测等技术研发。

  在中国气象局的统一部署下,各省(市、区)气象局及直属单位也积极推进局校合作工作。近5年来,气象部门有31家司局级单位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96份。从司局级单位与高校签署合作协议的合作领域上看,主要还是以签订综合战略协议为主,占38%。与中国气象局签署的协议相比,各省(市、区)气象局及直属单位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合作内容更加具体,相当部分侧重于具体业务工作上的科研攻关,形成了“面向业务、促进双赢”良好局面。

  (2)逐步完善局校合作沟通机制

  中国气象局与各高校建立经常性的沟通机制,包括与北京大学等14所高校均建立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中央财经大学成立“中国气象局—中央财经大学气象行业财经类教育培训合作工作联络小组”,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局校合作工作;与同济大学采取定期协商评估的管理模式,建立相关的学术委员会和专家评估小组,加强管理和深度融合,及时调整合作研究战略和研究重点;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建立局校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一次,联席会议由双方领导主持,双方有关部门参加,形成长效沟通合作机制。此外,中国气象局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20所高校联合发起成立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设立联盟大会、联盟理事会、联盟秘书处等机构,负责气象人才培养联盟的有关事宜。联盟大会每2年召开一次,联盟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主要负责联盟的重大事项。联盟秘书处作为联盟理事会的常设办事机构,主要负责联盟日常工作的协调和管理,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络等职能。

  2.以平台和项目带动局校科技合作

  (1)共建科技合作平台

  中国气象局在大气科学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对集中、优势明显地区,围绕区域气象发展需求,由所在区域的气象部门牵头,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推动区域气象科技合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前,已建立了南京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上海气象科技联合研究中心,正在推进广州、武汉、兰州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同时,中国气象局还分别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设立了气溶胶、大气探测、城市气候变化、气候预测4个部门重点实验室;与清华大学共建数值预报、地球系统模拟联合实验室,气象数据及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工程中心;与南京大学共建天气雷达及资料应用、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共建气象软件工程联合研究中心,为核心攻关任务提供科技合作平台。

  除国家级局校科技平台建设外,各省局级单位也分别与各高校开展科技平台建设。2013—2017年,全国气象部门有20个司局级单位分别与高校共建31个实验室(研究中心)。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项目主要集中在天气、应用气象与气象服务、气候等领域。

  (2)加强科研项目合作研究

  全国气象部门通过国家行业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局校合作、各司局级单位局校合作等三个层次的合作方式与高校开展合作,共同承担科研项目,提升气象科研业务水平,促进科研成果的业务化应用。

  2007—2015年相关高校主持的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共55项,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天气类,共23项,占比42%,应用气象与气象服务类和气候类分别占比18%和13%。近5年来,全国气象部门司局级单位的局校合作科研项目共立项490项,平均每个单位18项。对司局级单位的局校合作科研项目按合作领域进行划分,近5年来的合作科研项目超过一半为应用气象与气象服务类,天气类项目占27%。

  局校合作的经费投入包括行业专项经费、中国气象局投入经费和合作项目经费。2007—2015年相关高校主持的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55项,总经费近1.6亿元,经费主要集中在100万元~399万元之间,占总项目的80%。

  2004—2015年,中国气象局投入3000多万元局校合作经费,用以支持14个与中国气象局签署局校合作协议的高校以及气象部门有关单位开展高校科研合作平台、教学实习基地、教材编制以及局校合作日常管理等工作。

  从经费的使用领域来看,用于高校教学与实习平台建设的经费最多,占总经费的比重达61.21%,其次为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和教材建设。

  (3)合作科研项目取得成果分析

  中国气象局积极推进高校科技成果的登记发布,在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信息管理系统上搭建成果展示平台,实现高校科技成果与业务需求对接,促进成果在气象部门转化应用。

  局校合作科研项目合作更注重实用性,近5年局校合作科研成果应用总数有137项。但从应用程度上看,仅有8%的科研成果得到应用并在全国或省内推广。在本地业务应用的科研成果占40%,35%仅能提供技术支持,。

  近5年来,局校合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研项目共有58项,科研项目的获奖领域比例与科研项目合作领域比例保持一致,应用气象与气象服务类项目占获奖总数的近一半,达45%。

  3.联合建设学生实践平台、实习基地,促进气象人才培养

  考察近5年气象部门对毕业生的需求与供给可以发现,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为向国家气象部门输送人才,气象部门积极与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近5年来,共有5个直属事业单位和31个省(区、市)气象局与80余所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培养1179人。联合培养主要以硕士研究生为主,占总体的84%。

  联合培养更加注重专业的实用性。比如中国气象局投入设备和资金支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6所高校建立了天气预报会商实习平台,为学校提供了与气象业务系统一致的实习环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设了C波段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大学建设了高空探测、交通观测以及气象综合观测平台,推动了高校教学观测设施与现代气象业务的衔接。同时,还支持浙江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建设大气专业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缩短了高校学生对气象业务熟悉过程。

  此外,各直属单位、省局也积极与高校合作共建实习基地125个。近5年新增实习基地73个,共接待约7700人实习。

  4.推动高校与气象系统人员的科研与教学交流

  2015年中国气象局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指出在大气科学学科建设、气象人才培养、气象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通过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共建实习基地、气象人才共同培养、人员互聘等多种举措,推进高等院校和气象事业的共同发展。气象部门积极聘用高校教授到气象局教学交流,主要包括业务项目的参与、科研指导、授课培养人才以及担任学术委员会成员。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的8位专家加入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三大攻关任务团队。气象部门专家也参与到高校课程中,指导研究生开展实践科研工作,以便研究生可以更快地进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局校合作的沟通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目前局校合作已建立起长效沟通机制,合作双方指定联系部门,通过领导会晤、会议座谈等方式加强联络,调整合作内容,但存在协调沟通次数有限,时效性不足,协调沟通不够深入,气象联盟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在保障沟通协调机制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亟需加强。

  二是局校合作的领域有待完善和具体。气象部门与各高校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合作学科方向不够聚焦。中国气象局与各高校签署的合作协议皆为综合战略合作协议,且内容存在同质化现象,不能充分体现各高校的学科优势。中国气象局各省(市、区)气象局及直属单位与各高校签署的合作协议领域有38%是综合战略协议,协议中的重点任务不够明确。

  三是缺乏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科研项目的考核评价机制。局校合作的经费投入数额巨大,但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并未明确经费预算、重点工作任务以及预期目标、经费执行进度。对于科研项目研究进展和结果缺乏考核评价机制,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合作平台建设等局校合作方面,缺乏具体实施细则以及明确的发展目标及有效的评价约束。合作效益整体评价机制尚未形成。

  四是科教合作平台支持气象现代化的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前期中国气象局与部分合作高校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合作任务不具体,合作目标不明确,在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创新的主动性不强,科技平台支持气象科研业务发展的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五是气象类人才培养的数量满足不了需求。每年的气象类专业毕业生的招聘需求计划只完成二分之一,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层次的毕业生不到需求计划的二分之一。同时高校培养的气象类专业毕业生同气象部门的业务需求仍有一定差距,高校毕业生进入气象部门后适应周期较长,需较长时间的业务培训方可上岗。

  六是局校合作交流方式单一。高校教师到气象局教学交流主要包括业务项目的参与、科研指导、授课培养人才以及担任学术委员会成员;而气象部门专家到高校主要是做研究生导师客座授课,形式比较单一。从数据上可以看出,高校聘用的气象部门专家的人数比例高出气象部门聘请高校教师的28%,高校在发挥局校合作作用、气象业务专家指导人才培养方面落实得比较到位,而气象部门尚未将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转化到业务指导中去。

  三、推进局校合作工作的建议

  1.完善合作机制,建立考核机制,定期回顾总结

  完善合作顶层设计,建立局校合作座谈会、联席会议、联络员工作会议等定期交流机制。通过建立实施方案和日程表等方式,明确具体的沟通方式、主要内容及沟通频率。制定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以及科研进度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经费执行进度和科研进度进行考核评估。建议对双方的沟通情况进行定期的回顾和沟通,对于推进慢、推进难的方面,双方及时进行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加大科研合作力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推动气象部门与高校互相承认科技成果认定结果,通过共建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条件,鼓励部分通过中试的高校成果进入气象部门进行实验性的应用。明确和加强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提高高校教师向气象部门开展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开展局校合作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技奖励,支持高校申报气象科技成果奖。

  3.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加快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以需求为导向,培养急需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人才。通过联合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共建硕士、博士联合培养点和博士后工作站等方式,吸引、聚集和定制化地培养气象部门急需的专业人才。支持高校根据气象部门需要有针对性地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完善人才定向培养机制。支持高校为气象部门在职人员开展学历教育或专业学位教育,开展联合办学、短期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

  组织开展相关高校教师赴气象部门专题培训,组织高校骨干青年教师赴气象科研业务单位挂职交流,组织气象骨干预报员赴高校开展客座交流等多种方式,支持高校教师参与气象科技研发,着力提高教师的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4.丰富局校交流方式,形成多层次互动

  大力推进气象人才培养联盟建设,建立产学研协同培养气象人才的体制机制,推动气象高等教育改革和结构优化。发挥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气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功能。支持同发起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共同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重大任务,共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及专题讲习班。

  5.提高局校合作重视程度,开展多种途径的宣传

  局校合作对于气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议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重视程度为重点,通过局内网、宣传栏以及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对于局校合作的重要性进行不断宣传,提高对局校合作工作的重视程度。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