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徐海龙、陈志: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体制机制

日期:2024-02-22        来源:科技日报,2024 年 2 月 22 日

字体:【

前不久在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这为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各类生产要素活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建立新型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从理论逻辑看,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突破原有的生产关系,产生新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历史逻辑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反作用,与生产力相适应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继土地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之后的又一生产力样态,同样适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其发展必然推动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然而,与生产力的活跃性不同,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表现为体制机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此,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必须破除阻碍颠覆性技术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新兴技术顺利转化的体制机制。
一是新型科研范式呼唤新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当前,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对科研范式产生了深刻影响,AI for Science等新型科研模式打破传统科研天花板。科研范式的变革催生了颠覆式、爆发式知识增长,深刻改变了传统知识生产方式。科研范式的巨大变化,要求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学科孤岛”内开展研究的传统模式亟待改变,必须加快调整科研组织体系,建立适应新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管理架构。
二是创新新型要素配置方式,提升传统要素配置效率,急需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数据为代表的新型要素参与经济社会循环,推动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不同于工业时代层级化、职能化生产关系,数字化生产关系对信息透明和信任机制提出更高要求,亟待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高端要素配置机制。与此同时,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和金融等传统要素提出更高要求,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破解既有组合方式面临的硬约束,提升配置效率。
三是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科技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拓展应用,技术交叉融合引发的产业变革向纵深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趋势显著。新兴技术和颠覆性创新成为产业链重构的主导力量,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改变产业发展模式,催生新的产业形态。适应产业变革趋势,亟待加快构建健全、高效、自主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新兴技术加速转化。
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藩篱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必须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变革,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改革创新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科研范式和创新组织模式,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藩篱,释放创新活力和潜能,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重点领域政策统筹,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科技、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协同联动,确保宏观目标和整体利益的实现。完善保障创新的科技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及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规范竞争行为与秩序,优化新技术准入、规制等制度。在产业创新领域实行尽职免责机制,提升正向激励效能。坚持高水平开放创新,畅通创新要素双向高效流动机制,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二是加快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布局,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瞄准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产业领域,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各类科技计划的统筹协调,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和前沿生物等必争领域,加强战略统筹和规划布局,遴选智能网联车、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经济条件成熟的战略性数字领域,强化体制跟进、政策支持和场景培育,牵引我国战略性数字领域在全球率先实现规模性产业化。
三是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战略的决策机制,推动更多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战略和政策制定,联合企业试点设立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针对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共性技术攻关,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重大科技项目立项、组织、验收等机制。完善重点领域首台(套)、首批次应用保险和补贴政策,更好发挥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作用,激活企业科技创新动力。完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创新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引导国企从技术供给和需求上双向发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强化企业牵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发挥产业链引领带动作用,构建优势互补的创新联合体。构建需求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畅通技术研发、中试验证、产业化应用全链条。坚持支撑科技攻关和服务实体经济同步推进,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和政策,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四是构建更具活力的科技创新生态,发展中国特色创新文化。搭建多层次的未来产业技术创新网络,促进产业链垂直领域、不同产业链跨领域的融合创新,构建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构建以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不断优化科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培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文化,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形成大胆探索、求真求实、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环境。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