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津为例看政府引导的科研众包平台建设

日期:2021-09-26        来源:《科技中国》2021年第九期pp.74-78

字体:【

  吕云飞1,魏颖2,周元2,岳振欢2

  (1.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2.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本文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角度界定了科研众包的概念,从需求导向、信息互通、协同合作3个方面论述了科研众包的优势特点,阐述总结了不同类型的科研众包平台运营模式及特点;结合当前科研众包平台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探讨了天津市科研众包工作“1个平台+1套机制+N个队伍”的主要做法和几点思考,以期为我国科研众包平台建设的具体实践提供参考。

  近年来,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驱动下,创新活动组织形态和范式经历了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共生式创新的演化过程,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愿意借助外部力量高效率、低成本地解决技术难题、实现技术突破。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提出“充分运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新理念,建立创新要素充分融合的新机制,充分发挥资本、人才、服务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催化作用,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众包”首次被纳入国家行动计划。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科研众包作为一种通过“揭榜比拼”方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方案解决技术创新需求的创新服务活动,有望成为破解创新资源难聚集、供需信息不匹配、服务资源难协同等成果转化难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对于科技企业、高校院所和服务机构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科研众包对于探索建立“揭榜挂帅”“科研悬赏+众包”的新型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推动地方科技计划改革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科研众包的概念界定及特点分析

  (一)科研众包的概念界定

  科研众包的定义根据专家学者研究角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张九庆认为科研众包是通过互联网聚集全球科研人员的智慧,协作进行科学研究,共同解决科研难题(张九庆,2015)。卫垌圻认为科研众包以科学发现和解决科技面临的挑战问题为目的,从商业模式拓展为一种新型的科研合作模式(卫垌圻、姜涛、陶斯宇等,2015)。余全民认为科研众包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资源的参与,以众包形式组织管理政府科研项目(余全民、陈文杰、邓媚,2016)。庞建刚认为科研众包作为通过互联网汇集网络大众智慧、协作完成科研和技术创新活动的新方式,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众创空间”(庞建刚、刘志迎,2015)。刘毅认为科研众包是指有创新研发需求的主体借助互联网工具以对接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共同围绕某个特定科研任务而进行协作式或竞争式攻关的过程(刘毅,2016)。任重认为科研众包实际上可以分解为大众和外包两个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将科研众包任务外包给公众,凝聚全球科研从业人员和爱好者的智慧,实现万众研发和创新,共同攻克科研难题(任重,2017)。

  笔者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角度出发,将科研众包的概念界定为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以“悬赏”的方式发动全社会力量针对技术创新需求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开放式创新组织方式,是一种以需求引导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

  (二)科研众包的优势特点

  一是以技术需求为牵引,促进供需精准匹配。2018年12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以订单等方式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对以需求引导创新的“科研众包”新模式进行推广。“需求导向”本质是根据企业需求亦即市场需求,将全社会的“科技能力”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于科技成果供需双方,企业贴近市场、了解需求,具备将技术转化为产品的积极性,拥有调动各类要素进行生产的软硬件环境;高校院所掌握大量科技创新资源,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科研众包”模式针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公开征集解决方案,既有利于实现技术需求与研发能力的精准匹配,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同时,也能让大量技术持有者找准市场诉求,摸清研发方向,进而逐步形成需求导向、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机制。

  二是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打通信息交互渠道。互联网具备快速、高效、便捷、可定制化的特性,可为科研众包提供强有力的交互渠道。借助互联网平台力量,科研众包模式能够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各主体互联互通,从而最大范围地发布需求信息,最大限度地汇聚科研力量,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创共享,有效解决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信息传播不及时不广泛等问题,使得科研活动变得更加高效快捷,可以说互联网时代的“众包”有了真正的意义。

  三是以集聚整合资源为根本,发挥协同创新效应。科研众包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依靠“独智”的科研方式,代表着创新合作方式从传统的封闭式逐步向开放化、协同化转变的过程。科研众包的核心理念是集众智、汇众力、促融合,将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技术转移机构等多方创新主体的资源有效聚合,使科技、商业、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高效,充分发挥协作体系的协同效应。

  二、科研众包的平台类型及共性问题

  (一)科研众包平台类型

  根据建设主体及运营模式的不同,国内外较为典型的科研众包平台可分为三类:一是政府或慈善基金会主导建立的平台。国外代表有盖茨基金会的“探索大挑战”(Grand Chanllenges Explorations,简称GCE)、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联赛实验室”(Tourmament Lab)和跨部门网站Challenge.gov;国内代表有2016年广东省率先建立的揭榜制省级科研众包平台,如东莞科技在线、集采园等。二是大型企业为实现研发供求交流建立的平台。国外代表有最早成立的以知识产权交易为主要业务的Yet2.com、美国制药企业礼来公司的难题征集平台“全球最强大脑”(Innocentive);国内代表有海尔开放创新平台(Haier Open Partnership Ecoscstem,简称HOPE)。三是中介机构主导的商业化运营平台。国外代表有美国的科研实验外包服务平台Science Exchange、加拿大的开放创新服务平台Idea Connection;国内代表有提供定制化创意服务的“猪八戒网”,科研仪器共享和科学实验服务平台“易科学”,企业创新发展一站式服务平台“庖丁技术”等。

  (二)国内科研众包平台的共性问题

  一是“科研”主题不突出,覆盖领域不广泛。从发展较成熟的国外科研众包模式看,揭榜制更适合解决企业的一些“跨行业领域技术问题”。以被誉为“最强大脑”的Innocentive为例,该平台覆盖化学、信息技术、工程与设计、食品工程、生命科学、数学与统计、物理及能源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王鸿飞、陈丽敏、何静,2019)。正是因为以综合性跨领域科研力量为支撑,Innocentive才有能力为礼来、宝洁等大型跨国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甚至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国防部以及欧盟等解决了很多复杂性的研究课题。

  国内科研众包平台起步较晚,从主营业务看,服务内容“多而杂”,没有聚焦“科研难题”。比如国内领先的企业服务平台猪八戒网,服务内容包括平面设计、文案策划、装修服务等多个方面(陈新旭、刘胜强、顾恒,2019),企业技术需求仅是其众多业务中的一个小分支;又如被称为“仪器设备集结号”的易科学,服务内容主要集中于仪器租赁、实验外包、第三方检测等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关联度较小的业务。从行业领域看,科研众包平台服务领域较窄,主要集中一个或少数几个专业领域,如庖丁技术主要针对先进材料、生物医疗、智能制造、能源环保,覆盖学科范围不够广泛。当然,这些都与其市场化运营的模式有关。

  二是政府引导不足,各参与主体之间信任度较低。猪八戒、易科学、庖丁技术等国内众包平台多为民营资本投资的商业化平台,普遍缺乏平台公信力。科研众包过程中的参与主体未建立起信用体系,需求提交方担心平台或应答方将未来研发方向、核心商业秘密等泄露给竞争公司(黄怡淳,2017),在未充分信任平台前必然不会轻易将真实需求透露给外界;应答方担心自己的方案被平台采纳却被拒绝支付费用,甚至将对接方案泄露给他人,故在签约之前不会耗费大量精力研究解答;中介方担心供需双方通过平台私下对接交易,故无法调动全部积极性促成对接。参与主体之间缺乏信任不利于共建共享创新资源,很容易造成供需对接的死局。

  三是缺乏线下有效支撑服务。国内现有平台大多停留在线上发布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仅初步解决了信息共享问题,真正实现供需对接的少之又少,很大因素在于缺乏专业的线下服务团队。技术交易与普通的商品交易不同,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要想促成技术交易,仅简单的将需求信息、指标、应用场景等内容机械地在平台发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机构人员提供需求挖掘、需求筛选分析、定向推送、供需对接、洽谈跟踪等大量线下支撑服务工作。而且,技术交易的达成往往只是技术转移的开始,后续还需要一系列诸如二次开发、投融资、市场推广等才能最终实现将技术成果转化为有价值的商品。当缺乏线下有效支撑服务,会造成有价值的信息难以被甄别、技术交易仅停留在技术转让阶段、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问题。

  四是技术转移服务能力不足。技术转移机构直接介入供需双方间进行沟通交流、技术对接、交易谈判等专业化服务,是保证供需对接正常运作的支撑系统,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整个科研众包过程对技术经纪人(或团队)的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其熟悉技术发展动态、有效汇聚整合资源、准确做出技术定位和技术评价,具备合同谈判、法律经济、管理协调、市场营销等多领域的综合能力。而当前,多数技术转移机构凭借“单打独斗”仅能发挥牵线搭桥作用,无法提供从需求挖掘到技术识别、知识产权、对接谈判、签约合作等的全流程专业化服务。

  三、天津市政府引导的科研众包新模式

  天津市于2019年7月启动科研众包工作,探索建设并逐步形成“1个平台+1套机制+N个队伍”的政府引导科研众包工作体系,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为支撑,技术转移机构为中坚力量,通过“企业出题、能者破题、政府助题”的揭榜机制,集中全社会力量解决企业、行业和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坚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统筹组织、指导协调等职能,有效地引导“创新竞赛”。科研众包工作启动以来,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800多项,撬动企业意向投入3.2亿元,征集解决方案210项,成功对接项目56项,促成技术交易9000多万元。

  (一)搭建“1个平台”,以公益为特色共建共享

  突出公益特色,由政府牵头建立“科研众包”工作平台,并公开招标聘请专业团队进行管理服务,为“有技术”“要技术”“能服务”的三类群体提供公益平台和公共服务。科技企业等技术需求方可在平台发布技术需求,高校院所等解决方可通过平台向提交方在线咨询、提出解决方案,技术转移机构等中介服务方可为供需双方提供技术咨询、政策服务、合同谈判等服务。平台运营方则对供需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行性等进行审核,并实时跟进每项需求的对接和解决过程。政府的公信力和公益性让各方愿意通过平台共建共享创新资源,创造了良性的成果转化要素市场环境。

  (二)探索“1套机制”,形成可持续供需对接模式

  既重视线上平台“无形的网”的建设,又重视线下“有效的网”的建设。线上,通过“科研众包”工作平台形成规范的技术需求挖掘、提交、审核、发布、应答、选标和服务程序。线下,制定需求挖掘、技术对接、合同执行、收益分配等服务指引,引导建立供需双方和服务机构间的协同服务和收益共享机制,以市场化、可持续的方式共同解决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同时,举办110余场“科技成果俏津门”系列品牌活动、中国创新挑战赛(天津)等多层次、品牌化活动,为技术供给、需求和服务方提供常态化的对接交流平台和渠道。设立天津市科技成果交易补助项目专项资金,对在交易平台上实现交易的成果受让方、促成交易的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给予补助。

  (三)打造“N个队伍”,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以登记备案的180余家技术转移机构和700多名技术经纪人为主力,基本形成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财税法律等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开展专业的成果转化服务需具备体系化的知识结构与多维度的业务能力(张文俊,2019)。从服务侧、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步发力,建立多层次、全周期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培养技术经纪人、创新工程师、科技评估师1300余人。同时,建立市、区(园区)、重点机构“核心节点+区域分节点+专业分节点”三级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并将协作网络向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延伸,打造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生态圈。

  四、推动科研众包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突出政府引导,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

  随着开放式创新越来越成为创新的主流模式,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想借助外部力量解决技术难题。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科研众包不受地域、体制机制、人才资历等限制,是有效对接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方式。要进一步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企业走向前台、政府走向后台”,吸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充分借助现有的科研众包平台挖掘技术需求“榜单”、展示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实现常态化、可持续的科技成果供需对接。进一步优化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改变以往发布申报指南征集项目的方式,将通过科研众包挖掘到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列入科技项目支持名单,“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大众解题”,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服务天津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大对技术转移机构的支持力度,探索通过“创新券”“绩效奖励”“立项资助”等方式引导机构开展专业化的技术经纪服务,逐步形成活跃的技术要素市场。

  (二)拓宽协作网络,以全球视野汇聚创新资源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坚持自主创新战略的过程中,也要高度重视以全球视野进行创新资源的吸收和运用。要推进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向“深度”和“广度”延伸,通过网络连接各类创新主体,真正实现以创新需求为牵引从而引进、吸收创新成果和人才团队。以科研众包平台为核心,发动技术转移机构不断织密“核心节点+区域分节点+专业分节点”协作网络。加强与京冀、长三角等外地技术转移网络互联互通,将协作网络向全国乃至国外延伸,实现跨区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通创新资源在供需双方、地区间的隐形壁垒。

  (三)完善平台支撑,形成“一站式”服务体系

  不断优化科研众包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聚集、整合科技成果评价、知识产权、投融资等服务资源,提供技术经纪、成果推介、孵化落地、科技金融等成果转化全流程服务,提升平台的用户黏度,通过科研众包平台逐步实现科研众包与众筹、众创、众扶的对接。在供需对接过程中,注重关键节点的服务支撑。比如:签订保密条款,分析甄别敏感信息;严密合同条款,明确工作量化、任务指标、交易方式等内容;确保合作各方事前明确约定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使用方式,避免知识产权纠纷;持续跟踪推进项目进展,确保按照合同约定顺利进行;等等。

  (四)注重人才引育,打造技术转移中坚力量

  科研众包具备服务周期长、专业要求强等特点,能否实现技术交易与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的专业水平密不可分。为此,需进一步加大对技术转移机构和人员的引育力度。一方面,可从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引入专业机构或人才团队,提升本地技术转移行业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本地机构和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中高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促进技术经纪人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同时,探索将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纳入地方人才计划(工程),出台和落实对技术经纪人有关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土壤。

  本研究受天津市创新平台专项“天津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中心”(合同编号:19PTZSYS00030)支持。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