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传龙(北大科技园创新研究院)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探索兴办大学科技园,1990年东北大学率先建立东北大学科技园,成为全国第一家依靠高校优势创办的大学科技园。1992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大学科技园。1999年8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发展高等学校科技园区的决定,科技部和教育部开始进行大学科技园试点工作,国内大学科技园建设掀起高潮。经过一年多试点,2001年科技部、教育部根据专家考核评估结果和全国大学科技园委员会建议,首批认定清华大学科技园等22个大学科技园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科技园已涵盖除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所有省份,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学科技园数量规模已达200多家,其中,国家大学科技园115家,基本上覆盖了全国所有“985”和“211”高校。在这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和11个区域性大学科技园联盟。
一、不同发展阶段,大学科技园承载不同的发展重点
(一)“十五”期间,建设为主
时代背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重要时期。
重点任务: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功能健全、管理规范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使之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最活跃的创新源;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培养一大批复合型创新人才和科技企业家;建立起完善的全国大学科技园组织网络和信息服务网络。同时在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大学科技园。
(二)“十一五”期间,能力提升
时代背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
重点任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积极发展的同时探索符合我国社会经济规律的发展模式,全面提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质量和效益,使之成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源动力。
(三)“十二五”期间,创新发展
时代背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期。
重点任务:充分发挥依托高校的创新优势,围绕优势学科,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推动高校师生的科技创业,提升服务能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服务资源,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加速创新要素对接和互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四)“经济新常态”期间,区域协同
时代背景: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重点任务:新常态下大学科技园虽然具有科研创新、创新人才培养、企业孵化培育和成果转化的功能,但由于每所高校发展过程和学科特点、人才机构的不同,在大学科技园建立发展过程中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明确主体功能定位,突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这一主题。特别是一些应用型大学,更应结合实际,在服务区域经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突出自身的应用研究特色。要结合当地或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高要求推动高质量专业化发展,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避免将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仅仅定位于基础研究,忽视市场与技术的密切联系,忽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忽视科学研究的经济效益。
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及《关于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大学科技园主要功能是建立高校基础研究与市场技术需求的紧密联系,以高校成果转化为抓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如何融入并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目前大学科技园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二、现阶段,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集中在高校数量较多的区域
从数量上看,北京、江苏、上海拥有最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别为15、15及13家,而除了这三个省市外,其余省市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数量均未突破个位数,与上述三省市有着较大差距。由于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为依托,京苏沪就此展现了其在大学科研实力上的强大优势,也反映了其辖区内高校众多且质量优异的客观现实。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115所国家大学科技园覆盖全国38个地级市,其中74.3%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列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由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地域分布不均衡(全国获批的42所“双一流”高校中有22所位于科教资源相对丰富的东部地区),导致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分布也相应呈现出“东部地区密集,中、西部较少”的不均衡分布局面。东北地区作为大学科技园率先萌芽的地方,其数量较为可观,而内陆地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数量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大多数省市只拥有1~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
地方政府的重视对于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第一批次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单中,京苏沪仅仅各自2家入围,而陕西与四川分别有3家与2家入围,但十多年后,京苏沪反超并大幅领先,是充分利用了其高校数目众多的优势,同时也离不开当地政府对于产学结合、申报活动的大力支持,反映了三地政府对于科研教育与创新产业的重视。
从单个城市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数量来看,北京、上海的数量遥遥领先,其次为南京、杭州、成都、哈尔滨等省会城市。而西安和武汉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本科以上高校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居于前列,但由于前期区域发展重点、发展定位等问题,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数量反而较少,随着区域发展定位的变化及西安、武汉升级为国家中心城市,未来两地大学科技园建设应值得关注。
三、未来,大学科技园运营空间将从高校周边向外部布局
大学科技园在建立之初就是依托大学而生的,大学科技园往往建立在大学校园之内。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以及对其他创新资源要素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大学科技园走出大学校园,在高校所在地及其他城市延伸布局,将所依托高校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校地合作科技园区即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同建设和联合运营管理,大学科技园通过专业的技术平台和资源,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区域经济的结合,服务区域创新创业;地方政府在政策、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实现政产学研用等有效结合。北大科技园、清华科技园、北航科技园、浙大科技园等大学科技园均积极推动了大学科技园在全国主要城市的延伸发展。其中清华科技园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学科技园,已形成集孵化器、科技园、科技城等多层次创新空间体系,形成了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南京、苏州、扬州、福州、郑州、合肥、重庆、沈阳等全国50多个城市,以及美国、韩国、俄罗斯、以色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创业服务基地群。
四、大学科技园服务地方发展时存在诸多障碍
大学科技园与地方高新区、经济发展区的作用不同,大学科技园是一个较小型的科技园,更多的是对地区新型企业起到孵化的作用。同时,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的信息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等,在地方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有助于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大学科技园与地方政府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差异性,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面临许多问题,使得大学科技园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盲目扩张,建设运营以利润为导向。近年来,大学科技园分园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建设过程中,一些地区对科技园认识不清、定位模糊,把大学科技园视同为高新区、写字楼,造成资源浪费。为了短期内追求孵化业绩,追逐利益最大化,有的科技园以追求利润为取向,把建设资金用来资本运作,投资股市,或者借机圈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与地方发展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资源浪费。目前在国内许多区域,大学科技园和地方政府之间没有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导致大学科技园所依靠的高校科研成果与地方产业化基础不匹配,无法与地方产业发展形成良好互动,浪费了两者宝贵的科技创新的资源。
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地方发展注重科技企业产业化,实现产业链生产和一定的经济规模,更加清楚市场的技术需求。部分大学科技园在建设初期,未能充分了解地方的市场信息,难以打造强链补链,从而导致大学科技园的技术孵化缺乏针对性,成功率也将难以提高。
科技园与地方政府对经济产业发展的预期不匹配。地方政府在考核大学科技园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数量、高等人才引入量、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率、企业税收等是主要指标;而大学科技园作为地方技术、人才的重要来源,往往是先围绕优势领域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继而通过孵化培育小微企业而逐步实现高新企业、技术或人才的集聚。地方政府与大学科技园对经济产业发展时序的不匹配,容易导致二者在发展规划、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分歧,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五、大学科技园融入并服务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路径
大学科技园服务地方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结合自身实际、把握发展规律、寻求建园特色。为有效融入并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应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
地方政府应结合自身实际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设置针对性的时序,在高校知识密集、创新人才相对集聚的地区,应鼓励高校通过大学科技园更直接地为社会创造实际价值;在科学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市场条件不够完善的地区,应对大学科技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优化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弱化税收、企业数量、经济贡献等短期指标的重要程度,转而以创新品质和特色品牌作为评价考核的主要方面。
地方政府应根据大学科技园的企业性质、社会职能以及实际发展状况,适度减免大学科技园房地产税、服务收入所得税等,或按一定比例将大学科技园内高新技术企业上缴税费奖励给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自身应从所依托大学的研究特色、研究重点和所在省市的科研实际状况出发,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科技园区,从而加速科技园区特色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提高大学科技园竞争力。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备号:京ICP备10036465号-1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