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琛骐(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科学院的使命。中科院多年来积极探索,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院地科技合作机制与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中科院与扬州市的科技合作起步较早,以共建中科院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为抓手,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实践探索为中科院在全国范围的院地合作提供了借鉴。
扬州市是江苏省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京都市圈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近年来,扬州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其中,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与扬州市的科技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扬州市也成为中科院开展科技合作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重点城市之一。
自1999年3月中科院与扬州市签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以来,20年间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取得了丰硕成果。其间,中科院长春分院、西安分院分别与扬州市签署了合作协议,上海分院与扬州市先后签署了两轮合作协议。2006年,中科院与扬州市签约共建中科院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成为中科院在江苏设立的首个成果转化型院级非法人单元,标志着双方合作步入新阶段。在此基础上,2018年,中科院南京分院又与扬州市签署了《进一步推动中科院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建设的合作备忘录》。近年来,中科院与扬州市的科技合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为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中科院与扬州市科技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为推动科技创新与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院市双方在共建创新平台载体、所企产学研对接、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
(一)以中科院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为抓手,共建一批创新平台载体
中科院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中科院在江苏最早设立的成果转化型院级非法人单元,2007年开始正式投入运行。扬州市依托该中心先后成立了江苏省(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扬州中科院能源与材料研究院两家地方科研事业单位。此外,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等12家研究所在扬州设立的分支机构相继成为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的分中心。经过十多年建设,中心围绕扬州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已在半导体照明、碳纤维、垃圾资源化处理、夜视仪、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水环境与现代渔业等领域成功转化了一批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并实现了产业化,为地方企业新增销售收入累计超过10亿元,孵化出扬州中科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扬州昆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扬州碳纤维工程技术中心等一批在扬州乃至江苏全省都颇具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中心入选第二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作为创新平台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全市目前还建有省级院士工作站22个,其中与中科院系统合作共建的有4个,分别是与化学研究所万立骏院士合作的扬州宏远电子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与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褚君浩院士合作的江苏承煦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与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薛永祺院士合作的龙腾照明集团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与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合作的江苏奥克化学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
(二)所企紧密合作,促进产学研精准对接
近年来,扬州市企业与中科院研究所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合作,扬州市领导每年都带队赴研究所考察交流、洽谈合作。2009年,扬州市委市政府在长春举办“中国扬州‘科技创新产业合作’(长春)推介会”,与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共签订合作项目44项,投资总额30亿元。2017年,在西安举办“‘科技创新产业合作’(西安)恳谈会”,与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共签订合作项目40项。
此外,院市双方定期在扬州组织召开对接交流会。2011年,中科院院地合作局、江苏省科技厅、中科院南京分院、扬州市政府共同主办了“中科院半导体照明产业科技成果对接会”。2013年,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科院南京分院、扬州市政府共同主办了“中科院扬州科技成果发布洽谈会”。2014年,扬州市科技局、中科院上海分院共同主办了“上海分院科研成果扬州专场对接会”。2018年,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主办,扬州市科技局、扬州经开区等承办了“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工程与装备分会第四届光电论坛”。2019年,科技部火炬中心、江苏省科技厅、中科院南京分院、扬州市政府共同主办了“2019中国·扬州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人工智能专场暨全国科技成果直通车(扬州)启动仪式”。
产学研精准对接使一大批中科院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院市科技合作项目共为扬州当地企业新增销售收入890亿元,实现利税93.5亿元,折合社会效益202亿元。
2017年,共有38家研究所在扬州开展合作项目116项,实现年度销售收入130.6亿元,年度利税8.5亿元,折合社会效益13.3亿元。其中,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合作的“自堆式模块化建筑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与江苏扬农化工集团合作的“吡虫啉中间体合成新工艺小试技术”,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江苏奥力威传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中高压智能测漏仪”与“MEMS压力传感器”,声学研究所与江苏奥力威传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内置电子化非接触式的毛细管超声波汽车用油位传感器”,海洋研究所与扬州龙川钢管有限公司合作的“海洋工程管线防腐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等6个项目,2017年当年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
2018年,共有36家研究所在扬州开展合作项目120项,实现年度销售收入142亿元,年度利税24.2亿元,折合社会效益33.3亿元。其中,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与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汽车清洁剂研发分析测试技术支持”,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MgB2超导材料在CICC导体中的应用产业化开发”,半导体研究所与扬州中科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合作的“半导体二维外延材料设计与生长”,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金属板材加工柔性生产线”,与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合作的“开放式数控激光加工设备及生产线”,声学研究所与江苏奥力威传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内置电子化非接触式的毛细管超声波汽车用油位传感器”等6个项目,2018年当年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
(三)院市人才交流活跃,为扬州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人才交流方面,中科院先后选派5批共12名科技骨干来扬州各区县及相关部门挂职担任“科技副职”,充分发挥了联结院地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扬州市多年来也陆续选派多名干部到中科院相关厅局挂职锻炼,有效增强了院市之间的沟通联系。
院市双方还积极参与江苏省“科技副总”工作,先后有12名中科院系统专家到扬州当地企业挂职担任“科技副总”,推动企业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协助优秀专业人才来扬州创新创业,在扬州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问题
科技合作主题不够突出,特色不够鲜明。多年来,中科院与扬州市的科技合作内容广泛,涵盖碳纤维、半导体照明、垃圾资源化处理、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金属镁冶炼等诸多方向,但大多属于“点对点”的合作形式,未能形成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题不够突出,特色不够鲜明,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碎片化”现象较为突出。
科技合作层次有待提升。以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为代表的中科院在扬创新平台载体主要布局在扬州市邗江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其他各区县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各平台载体拥有的研发人员数量不多,科技创新项目的体量也较小。各平台载体在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实验室引进、科技产业综合体建设等扬州市重大科技创新工作中的参与度有待提升。
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以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为代表的中科院在扬创新平台载体实体化、市场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尚不完善,中心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中介、科技金融等方面功能有所欠缺,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实现自我“造血”的能力相对不足。
三、中科院与扬州市科技合作未来展望
加快中科院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改革发展步伐。紧密围绕扬州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凝练中科院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具体目标任务。建议创新中心运行的体制机制,加快实体化运行的改革步伐,以政府购买服务、孵化器运行管理、知识产权运营等新形式有效提升中心的自我“造血”能力,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新模式、新途径,促进可持续发展。
不断拓展院市科技合作层次和领域。建议针对扬州市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各类企业的实际需求,持续深化和拓展院市科技合作的层次和领域。通过开展联合攻关,破解企业技术难题,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活动,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等措施,有效提升扬州市的产业科技创新水平。
持续完善院市科技人才培养交流体系。围绕扬州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议院市通过互派挂职干部、企业科技副总、博士服务团等多样化形式持续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交流体系,充分发挥各类科技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以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培养和带动扬州本地人才的能力和水平。此外,积极探索各项人才激励机制,使中科院的科技人才在扬州留得下、稳得住。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备号:京ICP备10036465号-1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