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创新史》主要观点及其启示

日期:2019-06-18        来源:《科技中国》2019年第六期pp.16-18

字体:【

  文/胡志坚 张明喜(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通过阅读《美国创新史》(哈罗德·埃文斯、盖尔·巴克兰、戴维·列菲,中信出版社,2011),反思我国创新战略、规划和政策,对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创新史》主要观点

  (一)内容梗要

  《美国创新史》主要为我们讲述过去两个世纪创造美国的男男女女的史诗故事。美国繁荣史是善于发明创造的人民的历史,他们对技术有着神秘的信仰,从在大平原上用风车取水的早期定居者,到互联网上网络精英,创新、实用发明,是美国卓越背后的主要力量,而非凡的历史不止这些。

  作者哈罗德·埃文斯探索了创新者如何一次又一次被证明是大众化的推进者,他们不是靠贪婪驱动,而是怀有远大的抱负。他们把国家的政治理想运用到了经济现实中。

  通过哈罗德·埃文斯生动的叙述和五百多幅令人难忘的照片、插图,这些创新者栩栩如生。我们看到拓疆者约翰·菲奇在印第安人手中几乎丧命,由此激发他发明了第一艘蒸汽船;我们看到奥维尔·莱特和威尔伯·莱特兄弟在他们的铺子里,手工缝合飞行器的机翼;我们看到加里·基尔代尔开发操作系统,为比尔·盖茨帝国打下基础。该书串起了上百个这样的创新者、发明家和创业者,构成了美国历史的主线。

  (二)该书的十大启迪

  1.不做假定

  埃德温·阿姆斯特朗坚持不懈地尝试调频无线电,而专家们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

  2.开头的不总是最好的

  第一个提供蒸汽船运行服务的人是约翰·菲奇,而不是大家通常认为的罗伯特·富尔顿。但是富尔顿从菲奇的失误中吸取了教训,在另一条河流上,在一个更佳的时机获得了成功。

  3.能“偷”来也不错

  由借鉴和结合产生的创新,要多于单纯发明的创新。体重守望者公司的减肥食品并不是琼·尼德奇发明的。诺兰·布什内尔没有发明第一台家用视频游戏机。创办第一家信用机构的并不是刘易斯·塔潘。露丝·汉德勒制作了芭比娃娃,原型是一个叫“莉莉”的德国产性玩偶。

  4.精益求精

  一个创意,只有当它推向极致时,才能胜出。塞缪尔·英萨尔要求制造功率超常的发动机,胡安·特里普提出的飞机发动机功率也是前所未闻。

  5.没有东西第一次就奏效

  被斩首的创新,通常因为支持者不懂得珍惜,不知道要出落得人模人样需要时间。

  6.创新者脸皮要厚

  每一次变革都会迎来一大群尖刻的反对者。雷蒙德•达马迪安认为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医学诊断,因此成了“可笑的傻瓜”;西奥多•朱达提出在高峻的内华达山脉修铁路,被称为“疯子朱达”。

  7.嫁接是有效的创新手段

  利奥·贝克兰借助感光化学发明了塑料;雷蒙德·史密斯借鉴嘉年华会的表现手法把博彩业变成了美国的重要产业……超越边界者能使知识运用更灵活、更具选择性。

  8.成功意味着冒险

  唯有持续改进和创新才能使公司摆脱效仿者的追击。官僚机制总是在精心打造屏障。创新者常被视作妄图打破屏障、制造麻烦的人。每个公司都需要创新者,但极少有公司能容忍他们。

  9.一加一等于三

  可圈可点的创新搭档有苹果公司的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仕女造型公司的艾达和威廉·罗森塔尔,网景公司的马克·安德里森和吉姆·克拉克,还有辛格和克拉克,柯尔特和路特,福特和库曾斯,莱特兄弟,以及Google的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

  10.接入网络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知识象牙塔里的创新与商业创新之间关系是多么密切:生物科技产业的繁荣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引发的,电子科技的发展则与斯坦福大学息息相关。

  二、几点启示

  《美国创新史》是一部不寻常的务实之作,而最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它也是历史的启迪。

  (一)创新≠发明,创新是新组合

  在谈到创新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将其与“发明”联系起来。认为伟大的创新者是伟大的发明家,但大多数创新者其实跟发明无关。创新比发明困难得多。它不仅指某项发明,更指能投入实际应用的发明。一项发明往往只是一个开始,有商业价值的专利不到10%。从蒸汽机到搜索引擎,实用性创新是让美国出类拔萃、而其他条件优越的国家落后乃至失败的首要原因。未实现创新的发明只是一种娱乐。许多创新者也许连六孔哨子这类小玩艺都发明不出来,但创新者确实能让自己的灵感在社会上付诸实现。

  由借鉴和结合产生的创新,要多于出自单纯发明的创新。亨利•福特说:“我没发明任何新东西,只是把他人几百年来的发明组装成了汽车。为什么爱迪生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除了发明家,他更多扮演创业者角色:融资、处理法律事务、培育市场,以及努力将发明转化为每个普通人都能使用、经济且可靠的产品。因此,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到经济体系中去。

  (二)创新者往往不是社会精英,更不是科学家

  创新者们并非都是社会精英,如果将他们的身份列出来,恐怕会令人大为吃惊。比如,他们当中有卡车司机、肖像画家、修鞋匠、海员、水果批发商、毒贩子、美发师、小商贩、广告员、磨坊主、奴隶的文盲女儿、20世纪60年代旧金山街头的暴乱分子、海滨出租车司机、女裁缝、钢琴销售员、发电厂的领班、二战末在战舰上无所事事的美海军士兵、花花公子、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小职员……当然,还有两位发明了飞机的自行车技工。其中也不乏哈佛大学教授之类的精英人士,但比例上要少得可怜。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英国人发明的许多产品却被美国人拿去大规模投入商用。因为当年高等教育在英国仍然受到过度约束,仍在强调艺术。那时只有极少数人——约占人口2%的英国人能上大学。贵族观念给英国的创新潜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三)创新者具有强烈的创业和利他精神

  创新者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把灵感推向市场的决心,具有创业精神。一旦下定决心引进新事物,就得准备承受未来的风险,忍受外界的轻慢。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创新者,来自于创业精神。

  改变历史的创新者往往具备一种救赎的品德,其人数之多令人惊讶。他们想改善我们的生活,想把从前上层社会才能享受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所有人。对这些创新人士生平的研究表明,他们的动机并不总是赚钱。成为上帝的代言人,服务全人类,才是莫尔斯、韦尔、塔潘、朱达、奥尔森和马萨•马蒂尔达•哈泼等人的最终愿望。创新者称为大众化的推行者,他们有利他精神。这种利他精神是被固化在创新者身体和心智中的品质,对于维系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和促进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中小企业往往是大企业的颠覆者

  新的想法会触动大公司里的教条主义者,他们的观点是“东西没坏,就不需要修”。新想法成功了,这些官僚主义者自然不会再提他们的预言;但若一开始遭遇挫折(例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或是亚马逊网上书店),这些人就想表白自己一贯正确。

  中小企业为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有巨大的创新冲动,虽然其资源动员能力弱,但不受官僚主义束缚,对市场反应更加敏捷,也没有历史包袱,敢于去做一些成熟大企业不愿意去做或者认为不值得去做的事,因而许多革命性、颠覆性的创新往往在中小企业中诞生。

  (五)创新更需要生态系统支撑

  光谈产品是远远不够的,为优秀产品的诞生与推广提供生长土壤的法律规范、市场环境、世俗观念更为重要。美国过去二百多年的历史表明,经这些创新者之手,美国《独立宣言》中所赋予人们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创新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在美国包容、平等的社会风气中成长。创新需要知识产权保护、透明的商业规则、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发达的科技金融业态、优质的教育资源、充足的人力资本、良好的制度文化环境等生态系统支撑。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