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志坚 李哲(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需要加快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和配置能力,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系统有力支撑。
一、国家创新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系统性支撑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旨在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科学技术知识(以下简称“知识”)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强大的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配置能力,是提高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从历史看,人类社会迈入以知识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阶段。人类从重商主义进入工业经济时,经济重心从“贸易”转向“生产”;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演进时,经济重心从“生产”转向“发现、发明和创新”。从国家视角看,传统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达到一定程度,单纯依靠资本积累并不能实现人均财富增长,反而可能落入“收入陷阱”,必须要借助新的知识生产和知识配置不断打破旧均衡,实现新均衡,逐步进入现代化经济发展阶段。因此,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生产配置能力就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程度和运行效率。从国际视角看,国际竞争格局的重大转变始于工业革命,全球地区间普遍存在的收入差距也始于工业革命。后发国家进入现代化经济发展阶段,在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而赢得竞争的关键就是经济创新力,即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配置能力。
从我国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高质量、全面的知识供给。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已不再落后。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发展中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涉及产业、市场、城乡、区域、收入分配、开放等各个方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充分认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领域突破,加快重大创新突破,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供给,提高知识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要围绕产业、城乡、区域、不同收入群体等方面充分平衡发展的需求,把知识合理配置到经济活动中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知识配置能力、配置比例和配置效率,使知识渗透、弥散于各类经济活动中,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国家创新体系天然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筋骨。知识的生产和配置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至关重要,而传统市场机制对知识资源配置的效率不高。国家创新体系反映经济活动中知识生产配置复杂过程的整体状况,其着眼点正是激励知识生产、提高知识配置效率,进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在国家创新体系的视角下,既考察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投资银行等不同主体在知识生产配置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也考察法律、法规、政策、文化等各种制度对知识配置效率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家创新体系反映出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经济活动的状态,是经济发展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内在属性。知识生产方面,只有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提高自身能力,根据发现、发明、创新的不同规律开展相应活动,才能实现不同类型知识的产出。知识配置方面,只有进行整体、系统的组织和制度设计,才能建立不同类型知识之间的有效关联,使知识资源有效应用于经济活动,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价值。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既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也可以形成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还会产生新的经济部门进而改变整个经济结构。因此,国家创新体系集中体现了知识生产和配置的系统能力,天然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筋骨。只有国家创新体系运行高效,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才会强,现代化经济体系才会强。
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挑战
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基础、完善制度环境,经历了全面、系统、快速的发展演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知识生产和配置能力明显增强。一方面,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能力不断提高,实现了科学技术知识高水平、高质量、多元化的产出,论文、专利等各项知识生产指标逐步提升至国际前列。另一方面,创新制度环境日趋完善,不同类型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有效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扩散流动,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配置能力和配置效率大幅度提高,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应看到,面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需求,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总体上,我国经济体系的演进仍然主要处于工业经济时代,依靠发现、发明和创新创造财富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足、筋骨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仍需提高。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相比,无论是专利、论文等显性知识,还是技术诀窍、技术经验等隐性知识,在经济活动中作为生产要素配置的比例仍然较低,支撑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等强国建设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知识供给能力有待提高,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知识配置方式需要创新。
二是知识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知识配置相关的技术交易、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市场化程度不完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产学研合作自组织能力需要提高。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进入过程中在技术标准、定价、政府采购等环节面临重重障碍。科技与产业、财税、金融、教育、人力资源等各方面政策需要加强协调,共同促进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三是破解不平衡问题需要优化知识宏观配置。城乡之间存在知识“鸿沟”,需要面向乡村振兴扩大知识供给,加强知识供给的系统性、针对性。区域间创新能力分化现象不容忽视,需要提高宏观统筹和主动布局能力,立足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进行新的战略定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知识配置仍面临着诸多制度障碍。
四是体现效率并兼顾公平的创新依然欠缺。相对高精尖技术而言,知识生产配置服务于消除贫困、扩大就业、保障健康、保护环境、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知识共享和普惠机制有待完善,需要更加贴近量大面广经济活动对实用知识、新知识的需求,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更加全面、及时、可选择的知识供给。
五是引领开放合作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创新体系的开放程度不高,各类创新主体主动接入全球知识网络的渠道和方式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对于企业创新,科研机构在人员引进、聘用等方面的国际开放度较低。针对影响知识全球配置的各种障碍,我国参与国际治理体系设计、规则制定等方面的能力不足。
三、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举措
新时代,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内在需求,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1.加强原创知识生产能力建设,发挥产业创新引领作用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把高质量知识供给作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重要内容,使高质量、多样化的各类知识在现代化经济活动中更有效发挥作用,加快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
一是探索高效的知识生产组织机制。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面启动实施“创新2030—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突破,加大对重点产业薄弱环节的知识供给。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支撑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大信息通信技术向其他产业的扩散应用。
二是建设跨领域的创新平台。组织开展协同创新,抢占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信息等领域核心技术,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撑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创新创业服务等领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绿色低碳、生态环境、资源节约等领域的技术供给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撑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发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四是夯实知识生产的坚实基础。面向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加强基础研究,在空间、深地、深海、量子计算、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加强前瞻性部署,加快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中心等基地建设,强化公共知识资源的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2.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知识资源高效配置
为弥补传统市场机制对知识配置的不足,需要根据知识资源流动特点,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和配置,完善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一是完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加快重点领域和行业急需紧缺人才、适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大对知识转移转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加强不同类型人才间的协作和网络关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人员合作。
二是建立知识转移转化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发挥产权激励作用。围绕知识流动价值链加强专业化分工,培育一批专业化知识运营机构,促进技术与资本、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打破区域壁垒,形成全国统一、内外融通的转移转化市场。完善人员流动、教育培训等场外交易渠道,促进隐性知识转移转化。
三是建立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打破行业垄断,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鼓励企业家精神,使各类市场主体能够自主经营、自由选择,使各类知识能够自由、便捷、低成本地渗透应用于经济活动中。
四是建立推动创新的政策体系。制定符合国际规则、普惠性的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保险、价格、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政府采购、社会保障等政策,发挥政策支持引导创新的协同作用。
五是建立市场倒逼机制。发挥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刚性约束条件的倒逼作用,促使企业向依靠创新、实施差别化竞争转变。
3.优化知识宏观配置,促进全面协调发展
破解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关键要增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通过知识这一重要经济要素的配置,带动区域、城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各方面关系调整。
一是向乡村广泛覆盖知识。统筹部署农业农村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创新基地和人才队伍,强化智能农业、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通过科技特派员、星创天地等方式向农业农村配置优质知识资源。
二是建设区域发展创新极。发挥科技创新中心、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知识配置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推动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区域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东西部创新合作。促进知识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配置应用。
三是构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加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间的知识要素流动,推动双方在规划计划、研发活动、实验设施等方面的共建共用共享,通过配套政策的精准融合突破深层次壁垒,使军民优质知识资源向对方无障碍的高效配置。
4.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共享创新发展成果
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注重体现效率,也注重促进公平。创新体系建设要降低知识获取的门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条件,也要依靠新的技术手段大力发展共享经济和包容性创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一是构建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增强科技金融、知识转移转化等公共产品供给,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共同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
二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保障共享经济参与者资产安全和分享收益权利,探索知识资产和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权益的保护方式。
三是破除共享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改革不适应共享经济发展的工商、税收、统计、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管理制度,完善跨区域、跨部门协调机制。
四是大力发展包容性创新。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扶智促进贫困地区、低收入群体的知识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提高生产生活中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而提高收入水平。
5.消除知识流动壁垒,引领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经济全球化表面上看是商品、资本、信息等在全球广泛流动,但本质上主导这种流动的力量是人才、是知识生产和配置能力。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需要消除知识配置障碍,促进知识跨境流动,全面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一是大幅度提高人才、知识等要素跨境流动水平。推动人才国际化发展,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各类创新型人才,探索技术移民制度,在对等基础上加快实现公共知识资源的国际开放。
二是建设“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通过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促进知识资源的互联互通、优化配置,带动国际产能合作。
三是深入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主动设置全球性创新议题,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围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公共卫生等全球性议题提高国际知识配置能力,带动形成全球性的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备号:京ICP备10036465号-1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