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快重庆创新能力建设对策建议

日期:2018-07-11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第七期p73-77

字体:【

  文/易小光(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重庆在全国开放开发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但是,重庆目前仍然是欠发达地区,还处于欠发达阶段,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资源等创新要素还比较缺乏,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还较弱,经济发展的创新内生动力尚未完全形成。在此背景下,重庆必须要抓住历史机遇,通过创新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更好发挥重庆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一、重庆创新支撑能力现状

  近年来,总体上全市区域创新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正逐步形成。

  (一)重庆创新支撑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1.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投入支撑体系

  重庆在实施科技计划体系“产业导向”和项目组织管理“企业主导”改革以来,全市企业创新活力增强,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加大,企业已经成为重庆第一创新主体。截至2017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027家。就产值来看,2016年重庆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8.1%,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全市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的主导力量。

  全市R&D投入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2016年重庆全社会R&D经费来源中企业投入规模在全市占比82.4%;全市研发机构和人员主要集中于企业,尤其是制造类企业,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占全市研发机构比重达到72.1%,企业研发人员占全市研发人员比重达74.0%;企业申请专利占全市专利申请量比重超过75%,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占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比重为61.1%。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是创新的重要力量。2016年,全市高校共有R&D人员21547人,专利授权量3697件,占全社会专利授权量比重为8.6%;全市主要市属以上独立科研院所(含中央在渝院所)58家,其中中央在渝8家、市属50家。

  2.搭建创新平台为主体的载体支撑体系

  围绕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重庆加大创新基地建设力度,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加快各类创新平台建设,整体提升全市科研创新基础条件。

  新经济开放平台日益成熟。得益于重庆优惠的开放政策,国内外企业不断进入重庆打造创新生态,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优先在重庆布局,吸引ARM、谷歌、科大讯飞、中科创达等众多龙头企业注册。

  重大研发平台建设不断加强。2017年,重庆建有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148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7个,其中国家级中心10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4个。已建成重庆市科技资源共享基础平台、技术创新导航专利平台等重大共享平台。成立了一批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平台和产学研联盟。

  大众创新创业平台成效显著。2017年,全市44家众创空间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1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入驻创客团队超过3000个,吸引风险资本超过70亿元。涌现出如猪八戒众创空间等新型平台。

  3.科技金融支撑创新成效显著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营的模式,推动科技金融发展。

  创新基金规模西部领先。分别组建各10亿元规模的创业种子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目前已实现参股基金规模110多亿元;组建了8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截至2017年底,全市股权投资类企业共669家,新增84家,注册资本3075.68亿元,新增937.98亿元。

  科技风险担保服务体系完善。制定《重庆市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改革方案》和《重庆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管理(暂行)办法》,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给予保费或担保费补贴和风险补偿。搭建“重庆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模式。发起设立科技融资担保公司,累计为200户企业提供13亿元贷款担保。

  4.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支撑平台不断完善

  重庆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断优化,专利成果总量稳步提升。专利申请总量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2017年全市申请专利总量64648件,发明专利申请总量1.9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7.25件,有效发明专利密度6.6件/万人。

  统一搭建市级成果交易及服务平台。重庆已经搭建集中全市统一交易的公共平台,强化科技成果交易各环节涉及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建设科技服务云平台,截至2018年5月底已入驻机构7832家,入网仪器4087台/套,储备科技产品3436项,累计实现交易额超过25亿元。

  5.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十八大以来,重庆市先后出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等指导性意见,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型高端研发平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时,市级相关部门围绕科技创新、微型企业发展、人才认定、就业技能培训等相继出台了《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促进办法》等配套文件,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着眼于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重点推进了商事制度改革、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改革、科技平台管理改革、科技金融基金管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改革等六项改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新主体核心竞争力不足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竞争力还不强。2016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82家、户均研发投入350万元,大大低于北京市的76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仅为1.01%,与国际上认可的2%基本生存、5%以上才具有竞争力的法则相去甚远。

  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创新竞争力较弱。重庆科研院所数量较少,尤其是中央在渝具有法人资格的科研机构数量严重不足,加之重庆拥有的重点高等学校数量不足,创新资源集聚度不高,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不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R&D经费支出规模极为有限。

  2.创新平台载体支撑力较弱

  缺乏承接重大科研项目的国家级平台。重庆科研院所数量较少,尤其是中央在渝具有法人资格的科研机构数量严重不足,仅有9家中央属科研院所。重庆拥有的中央隶属重点高等学校数量不足,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能力较弱。重庆市共有国家级科技平台总数43个,占全国比重仅2.4%。

  创新平台协同共享开放不够。传统的自组织模式的创新平台多,新型协同创新平台数量少。信息共享、创新要素流动不足。大中型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

  创新平台结构配置不合理。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社会治理等创新平台太少,标准计量检测认证平台不足。

  3.创新资源对创新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够

  创新投入严重不足。2017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9%,低于2.12%的全国平均水平。政府对R&D的投入还处于较低水平,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不到2%。

  科技金融对研发活动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目前重庆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机构(VC/PE)市场规模在全国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创新人才短缺。高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企业家群体缺乏。新兴行业领域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人才、管理人才及各类复合性人才方面存在较大缺口,难以适应技术更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4.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仍需完善

  知识产权保护从监管到维权意识都还比较薄弱。对创新成果产权的侵犯行为监管还不够,导致创新成果容易被模仿与抄袭,使得创新主体利益受损,打击了创新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同时,社会各主体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交易自己的知识产权的流程、方法不熟悉,导致其蒙受损失,降低其研发投入积极性。

  创新成果鉴定、认证等能力建设不足。重庆现有的检测、检验、鉴定、认证等能力建设不足,部分创新产品无法得到有效认证鉴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市场化进程,影响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此外,创新产品检测检验认证机构及平台为半公共性产品,政府投入力度不够,社会资本投入极少,服务能力相对较为薄弱。

  5.创新环境存在较大短板

  创新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在满足投资者和企业诉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创新创业配套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全市支撑创新创业的公共研发平台、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科技咨询机构还较为缺乏。

  科技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反映不清楚有关政策细节、也很难享受到优惠政策。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也不健全。对创新人员的激励不足,职务发明激励机制不到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发展。

  二、新阶段开放开发背景下重庆创新支撑能力的建设思路及方法路径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重庆“两点”“两地”“两高”定位目标,抓住面临的开放开发重大历史机遇,广泛参与全国及至全球创新资源配置,更好发挥政府引导服务作用和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相结合,以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搭建、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环境营造五个方面为抓手,构筑起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体系,努力建设西部创新中心。

  (二)建设重点及路径

  1.加快创新主体培育

  区域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区域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主体是一个地区创新发展的主要支撑动力。

  突出创新主体培育的重点领域。把握全市发展方向,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特别是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通过本土企业培育和合作引进等多种方式,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主体,支撑全市创新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要注重培育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核心组件、高端交通运输设备、环保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创新主体。在新兴服务业领域,要加强“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创新主体培育。

  培育一批标杆型创新型企业。在全市优势主导产业中,选择一批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成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品牌影响力大、创新管理文化浓、市场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为市内其他企业树立标杆,引领全市企业加快创新步伐。聚焦高成长性、持续创新能力、产品特色鲜明、发展前景好的中小微企业,培育“专、特、精、新”的科技中小型“小巨人”企业,帮助中小微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加快合作引进一批创新主体。通过合作引入和战略合作等模式吸引国内外创新主体来渝发展,壮大创新主体规模。重点加强对国内外知名企业等的吸引,来渝建设研发中心和建立研发生产基地,成为引领创新的主体。支持市内企业开展跨国技术研发合作和转移,支持有优势的企业并购收购海内外研发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先进技术,组建产业创新国际合作联盟,开展国际性科技合作与交流。

  2.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平台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重庆应围绕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目标,抓住中新战略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和国家自贸区建设契机,积极引进国内外资源,加快建设创新集聚区、科技创新平台、双创平台、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为主的创新平台体系,支撑区域创新能力尽快提升。

  加快建设创新集聚区。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突出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制度创新体系和综合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商业模式和创新文化为依托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以两江新区、高新区等国家开发开放平台为载体,加快建设创新集聚区。

  加快集聚国际创新型平台。创新型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在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要瞄准技术发展前景和产业变革方向,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契机,着力吸引发达国家的国际研发机构在重庆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国家级大院大所、重点实验室在重庆设立分支机构,带动本地创新型平台尽快升级,增强重庆创新产品国际影响力。

  超常规建设创新载体。重点围绕全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特别是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领域,按照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方向,前瞻布局、超常规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载体。加强国际前沿重点领域平台建设,加快引进国家级大院大所和区域性科研院所,鼓励企业加快建设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

  加速双创平台建设。重点在众创空间等运营管理模式方面加强创新,强化双创服务。进一步推进众创空间区域间的差异化建设和行业间链条式发展。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众创空间。

  加快建设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整合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形成集合创新资源共享、创新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平台,实现科技资源整合、信息开放共享互动、技术成果交易以及科技金融服务无缝对接。

  3.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和投入

  创新要素资源是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根本支撑。

  加大创新经费投入。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创新经费投入,提高创新投入强度。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市级科技财政投入的年增长速度应高于地区GDP增速,集中运用财力组织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需要的重大科技成果集成示范及应用技术研究。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尽快建立,改革国有企业创新投入考核机制,形成有利于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的环境。促进社会资本加大创新投入。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关键环节,推动市场化创投基金加快运作,形成多层次的投资基金体系,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创新活动中。

  加快集聚创新人才。必须要加快集聚各类创新人才。不仅要集聚技术人才,以推动技术创新;同时,还需要集聚各类经营管理人才,以推动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发挥组织创新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集聚创新人才,需要吸引领军型人才,以带动行业或产业发展。应围绕全市以智能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搭建重大产业创新创业平台,以重大平台带动引进和培养一批重点拥有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和创新创业融合性人才,构建高素质创新人才团队。

  4.提高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需要采取多方措施形成合力,提升研发成果转化率,增强创新成果实用性,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方式由“科研成果转化型”向“企业引领型”转变。

  鼓励创新成果产出。围绕产业集群发展,以产业链为导向,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引导科研院所与企业市场需求对接,实现产研互动,通过创新形成完善的产业模式、商业模式、产品研发模式,为推动创新提供动力。

  促进成果交易。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体系,以重庆联交所知识产权交易分所为基础,建设市场化运行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以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产业发展。大力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政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引导和鼓励企业联合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政产学研联合体,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政产学研联合体运作模式,围绕市场需求加大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适销对路的市场产品;与此同时,政府可采取“后补助”等方式,给予企业建立的政产学研联合体一定支持,促进政产学研联合体创造出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探索推动科技成果资产化试点。积极探索推动科技成果资产化试点,充分调动创新团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研究出台科技成果资产化归属权政策。对于政府投入类科技成果,政府应考虑将科技成果资产权益的较高比例归属于创新团队所有,大力提升创新团队的成果转化积极性。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资产化试点。由科技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国资、财政、税务、工商等相关部门,研究科技成果资产化的一系列工作,并尽快形成试点方案;与此同时,选择部分有条件的优质企业先行先试,努力探索形成重庆科技成果资产化的市场道路。

  加大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新成果推广应用是促进创新成果走向市场的重要抓手,因此,应建立和完善从创新产品的首台(套)应用走向产业化推广应用政策,把创新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以期研发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加大政府对创新产品的首台(套)政策倾斜力度,提高政府对国产创新性产品的采购倾斜和推广力度,大力支持自主创新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5.强化创新环境营造

  重点从知识产权工作、地方法规环境及创新服务平台等方面着力和突破,加快改善创新环境。

  强化创新合作。加强与周边省份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合作。重点加强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科技交流合作,促进区域间科技要素的流动与对接,促进区域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积极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实施创新合作。发挥重庆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连接点的区位优势,积极与“渝新欧”沿线国家加强创新合作。推进跨国研发和创新合作便利化。结合重庆自贸区的建设,在自贸区先行先试,对跨国研发外包建设多头审批和管理变一站式管理的模式。

  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一个地区创新发展的灵魂,重庆应借鉴深圳等发达地区的经验,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出台改革创新的容错机制,允许创新失败,让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包容失败,人人都要创新、人人争相创新的氛围。用开放视野推动创新。把重庆的发展置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乃至更大的世界分工格局中,瞄准全球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趋势,用开放的视野支持创新。

  积极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应着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构建各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服务环境。积极推动搭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创新服务平台。通过政府牵头,引导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共同建设相关服务平台。鼓励通过市场化手段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引导中小企业树立“共建、共生、共享、共赢”的理念,通过政府与市场化手段结合,整合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和社会资源,组建有关战略联盟组织,建立起高端智慧型服务平台,为产业园区和中小微型企业提供“一站式”增值服务。

  加大知识产权相关工作。应从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四大环节逐节梳理,找出其中的瓶颈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为创新成果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以专利导航计划及专利图等形式,发挥知识产权在加快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专利导航试点。深化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拓展知识产权服务区域。积极搭建重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国际机构的合作机制,设立中国(重庆)知识产权海外服务机构,帮助重庆及国内企业在境外地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规避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完善地方科技法规体系。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益经验,加快科技立法调研与制度出台的工作进程,尤其要对关键性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加快构建既有机统一又相互补充、涵盖科技发展重要环节的系统性地方科技法规。加强相关科技法规的普及宣传力度。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切实加大相关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真正发挥出科技立法的保驾护航作用,为企业创新提供有效的指导与保护。

  构建合理的创新统计方法体系。重庆应以强化分类统计和分析为切入点,加快建立和完善R&D调查统计体系,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R&D统计指标体系,拓展统计范围、规范统计标准、创新统计方法,推动统计体制和指标体系更趋于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合理反映创新投入的真实情况。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