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采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指数(Emerging Industries PMI)为47.8%,比上月回升1个百分点。
从13个分项指标来看,同上月相比,正向指标中大幅回升的有经营预期,小幅回升的有产品订货、出口订货、现有订货、采购量、进口、自有库存、就业、研发活动,小幅回落的有生产量。反向指标供应商配送较上月回升。
中采咨询于颖认为:“8月新兴产业EPMI回升1个百分点至47.8%,位置与回升幅度都与2023年相当。多数分项指标较上月回升,其中,产品订货回升,是拉动综合指标回升的主因,反内卷带来价格与利润回升,叠加各项科技政策托底,正向作用正逐步传导,内需企稳,订货、出口、现有订货都已经高于近年当月均值。生产量微落0.3个百分点至46.3%,为淡季正常表现。中美关税现有状态延续至年底,出口订货回升。企业为秋天旺季积极采购还体现在库存与预期指标上。自有库存回升4.1个百分点,是权重指标中回升幅度最大的,也是最近四年当月环比值的次高值;企业经营预期因上月低位而大幅回升,是最近五年8月份回升最多的一次,体现企业对秋季旺季的积极态度,用户库存微升至中高位,与上月水平相当。两价仍处于历史低分位:购进价格结束连续4个月回落,本月回升;销售价格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反内卷促使企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促进价格回升。研发活动与新产品投产均处中位,企业在创新迭代方面保持稳定。就业50.3%处在中位,员工薪酬仍处于历史低分位,企业用工稳定,但薪酬增长乏力。贷款难度回升至中位,应收账款重新回升至中高位,产销活跃,但企业资金压力增大。配送回升至中高位,反向压低综合指标。秋旺来临,预计未来两个月EPMI将连续回升。”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陈志认为:“本月EPMI淡季向上微升,新能源、节能环保两个产业率先超越50%临界点,PMI分别为51.8%和50.5%。新兴产业出口韧性仍存,所有产业的出口订货指标均出现回升,表现超出市场预期。由于补贴空档叠加反内卷浪潮,汽车市场降价减少,销量比较平缓,本月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量下降了2.2个百分点,来到36.9%,销售价格则为40.5%。另外一个遏制无序竞争的焦点产业是光伏,行业整体陷入亏损状态已持续一段时间。本月六部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要求加强产业调控,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不得低于成本销售成为主要措施之一。本月新能源的销售价格来到51.2%,经营预期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达到66.2%的高位。这些产业折射出当前我国工业生产‘产量增、价格跌’的分化走势,我们必须改变长期存在的‘以价换量’的达尔文式竞争模式,转而走科技创新引领的新路子。当前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关切,不少地方政府已推出一揽子举措,但如何‘以始为终’、增加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融通创新,分类别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仍然是亟待破题的政策热点。”
具体观察各项指标,PMI指标为47.8%,比上月回升1个百分点。生产量指标为46.3%,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产品订货指标为46.9%,比上月回升2.5个百分点。进口指标为40.6%,比上月回升3.5个百分点。自有库存指标为48.5%,比上月回升4.1个百分点。就业指标为50.3%,比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
从分行业指标看,新兴产业七个产业有2个产业PMI指标高于50,有5个产业指标低于50。PMI绝对值最高的是新能源产业,本月为51.8%。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备号:京ICP备10036465号-1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