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丁明磊:中国为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作出贡献

日期:2024-11-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11-13

字体:【

近年来,中国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坚定维护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为打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国际环境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2024年,中国迎来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30周年。1994年,中国申请人通过PCT提交的专利申请仅有98件;2023年,中国申请人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近7万件,已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30年来,中国成长为知识产权大国,成为世界创新版图的重要一极。

亮眼数据和产品,彰显创新活力

顺应电车发展潮流的自动化电池壳冲压生产线,每分钟可以冲压80个产品,误差可以控制在0.05毫米;专注于跑长途且无里程焦虑的插电式混动商务车,极限续航能达到1000公里左右;具有AI识别技术的摄像头,发现危险情况可以自动报警……前不久举办的第136届广交会,成为展示中国科技创新硬实力的大舞台。据悉,本届广交会现场展出新品115万件、绿色产品104万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111万件。

这是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中国制造”正加速向“中国创造”转变。

一系列亮眼数据彰显中国创新活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以164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第一,远超其他国家或地区;2024年,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较去年上升一位至第十一位,是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30的经济体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近年来,中国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发展势头强劲,前沿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科技创新持续赋能新质生产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为40.6万件,同比增长21.2%,占发明专利授权量的44.1%。截至2023年底,中国绿色低碳专利有效量24.3万件。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丁明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日益走向成熟。高精尖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量全球领先,彰显中国强大的创新活力以及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引领作用。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保护意识和品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在开拓国际市场时更加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布局。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

世界上首款能让人以跑步速度行走的智能运动鞋,可适应月球极端恶劣条件的“月球探测车免充气轮胎”,全球首发的可折叠式手持清洗机……在刚刚闭幕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一批创新产品集中亮相,展示前沿科技的鲜活魅力。

自2018年以来,进博会成为全球新品进入中国的“加速器”。全球企业乐于持续“上新”、投资中国,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是重要原因之一。第七届进博会举办期间,上海市司法局牵头组建“进博法律服务志愿团”,进驻进博会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向全球展商提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便利维权、高效解纷的一站式服务。

丁明磊指出,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及司法效率,为外资企业营造了更为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有效降低了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成本,提高外资企业的市场收益预期,促进了高质量外资持续流入。

2021年,阿斯利康的一款仍处于专利保护期内的糖尿病领域药品专利,遭受仿制药企业的挑战。通过对双方提出的数据做具体分析,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了“维持有效”的判决。此后3年,阿斯利康对华增加投资近90亿元人民币。

中国政府对中外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数据显示,国外来华知识产权的申请量、授权量、保有量逐年快速提升。到今年6月国外在华有效发明专利量和有效注册商标量分别达91.9万件和213.5万件。这充分显示出外资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充满信心。

丁明磊分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用好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增强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有利于推动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地,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增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推动国际合作,共享创新成果

今年10月,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这是该协会成立127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中国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正在实施的知识产权合作协议超过200份。中国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合作伙伴升至33个,覆盖84个国家,有力支撑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中国—中亚机制、中国—东盟机制、金砖国家、中蒙俄、中非、中拉等多边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合作,也不断迈上新台阶。

同时,中国还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及各专业委员会谈判磋商,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今年5月,中国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缔结《知识产权、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条约》,结束该条约25年谈判历史,实现历史性突破。

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早在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代表中国政府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署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的政府间协议,这是中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签署的首个有关“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的文件。

截至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与57个共建国家签署了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并积极推进与共建国家在知识产权政策沟通、人员培训、学位教育以及知识产权审查、保护和运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丁明磊表示,开放合作是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逻辑。中国与国际各方携手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格局,为中国在优势领域开展强强合作或梯度创新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不仅促进了科技进步,还推动了全球创新成果的共享,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重要力量。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11/13/content_26090534.htm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